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142篇
综合类   49篇
水路运输   55篇
铁路运输   76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在华南地区循环湿热多雨气候的影响下,花岗岩残积土遇水极易崩解,诱发崩岗等地质灾害,对道路、桥梁等工程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常利用水泥、石灰和高岭土等固化剂对花岗岩残积土进行改良。为了进一步研究干湿循环条件下改良花岗岩残积土的崩解特性,采用自行设计的干湿循环崩解测试仪,开展华南地区干湿循环环境下改良花岗岩残积土的崩解试验,结合X射线衍射试验以及扫描电镜试验,研究固化剂对花岗岩残积土抗崩解性的改良效果,分析改良花岗岩残积土崩解机理。结果表明:干湿循环条件下,改良花岗岩残积土土样崩解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即表层吸水剥落阶段、饱水软化阶段、饱和稳定阶段和完全解体阶段;干湿循环作用显著增大改良土崩解速率,部分试样崩解速率可达到原来的2~3倍,添加固化剂能有效增强花岗岩残积土的抗崩解性,完全崩解时长增加到素土的2~6倍;基于绿化角度,掺入高岭土对花岗岩残积土进行改良较为合适;素土以及改良土崩解过程中,土样黏土矿物(例如高岭石)含量减少,显著降低土样胶结作用,促进土样崩解的发生;花岗岩残积土内部孔隙大小分布不均匀的结构特征,使土样在崩解过程中产生吸力不平衡现象,较小的孔隙先被水填入,压缩土样孔隙内的空气...  相似文献   
262.
263.
264.
近年来,随着三维设计理念在船舶行业中的不断推广,船体结构三维建模方法逐渐普及。三维模型虽较二维图纸有着诸多的优势,但目前限于船级社、船东、部分中小船厂的实际情况,“三维设计+二维送审”的工作模式仍然是现阶段的主流形式。因此通过三维模型直接实现二维出图,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CATIA V6的结构二维出图的关键技术,以平台原生出图功能为基础,结合CAA二次开发,提出中间模型技术,解决当前结构三维模型二维出图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整体出图效果较CATIA原生出图功能有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265.
针对共享电动汽车运营中出现的站点车辆供需不平衡及人工调度成本过高等问题,提出面向自组织平衡的共享电动汽车调度优化方法.利用共享电动汽车站点选择行为数据,构建用户取车站点选择MNL(Multinominal Logit)模型,分析用户的站点选择行为;构建面向各站点车辆供需自组织平衡的站点间车辆调度优化方法,即通过车辆动态折扣策略引导用户改变默认的最近取还车站点,在运营结束后以运营企业的调度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人工调度优化模型并应用禁忌搜索算法求解;最后,选取北京市海淀区部分共享电动汽车站点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法与无动态折扣策略相比,调度总成本降低了 4.5%,人工调度成本降低了21.1%,人工调度任务数减少了8.3%.  相似文献   
266.
为了提升高速动车组在发生牵引系统接地故障时的可用性,减小售后人员排查故障的难度,提出一种自动定位接地点的方法。该方法结合电压型接地检测电路和电流型接地检测电路,通过软件实现自动定位接地点并能自动切除接地部件的功能。试验表明,该方法能通过软件自动定位接地位置,并能根据不同接地点自动执行不同级别的保护,提高了列车的可用性和处理接地故障的效率,为后续动车组的可维护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7.
公共道路工况数据(耐久性载荷、油耗等)采集是车辆开发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和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整车厂会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要求,选择特定的路线,通过将试验结果与市场用户反馈情况进行对比,查找试验中的不足并对试验进行不断的优化。然而该方法存在路线要素不具代表性、新车型开发和目标市场不匹配的缺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商用车用户使用工况采集路线策划方法,该方法能够将一条路线上采集到的结果关联至不同用户市场的不同类型车辆,具备高利用率和多样性的特点。此外,通过道路类型特征分析和要素分析,最终形成商用车工况采集路线。  相似文献   
268.
为了研究填充沟隔振的隔振效果,本文以模型试验为基础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探究了填充沟宽度、深度、填充物种类对近场填充沟隔振效果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在本文试验条件下,成果表明:填充沟对沟后一定距离土体的隔振效果显著,填充沟沟后土体振幅衰减率的范围在55. 07%-78. 57%之间;对填充沟隔振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填充沟深度、填充物材料、填充沟宽度;填充沟宽度变化对填充沟的隔振效果影响不显著,填充沟深度越深对沟后土体隔振作用越显著,空沟隔振效果要优于橡胶颗粒填充沟和砂土填充沟;本试验选出的最优方案为填充沟宽度50mm、深度400mm,无填充物。  相似文献   
269.
通过引入动态面控制思想对扩张状态观测器及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进行改造,设计一种动态面自抗扰控制器,并将其用于海洋平台动力定位系统的控制问题上.动态面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扰动估计能力,动态面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的设计是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与控制效率.仿真实验表明,改进后的动态面自抗扰动力定位控制系统对扰动的估计能力明显提升,系统的抗扰能力与鲁棒性得到增强,同时其具有较好的控制品质和响应特性,进而提高了海洋平台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270.
文章首先对管片上浮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盾构隧道施工阶段上浮计算模型荷载分布规律和计算方法;其次指出了弹性支撑法和修正惯用法直接运用于盾构隧道上浮阶段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即弹性支撑法计算得到管片底部向下位移,与实际上浮阶段管片隆起不符,而修正惯用法又不能考虑拱顶上覆土体反向压缩特性;最后,基于弹性支撑法并利用修正惯用法思想提出了能规避上述两个问题的反转抗力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提出的计算模型与施工阶段管片上浮变形特征吻合度高,施工阶段管片上浮状态下弯矩、轴力和剪力最值较弹性支撑法和修正惯用法获得的结果分别增加68%、21%和51%以及34%、69%和22%,说明按本文推荐计算模型进行上浮管片设计可避免实际工程配筋不足造成的管片破损、开裂或渗漏。其结论可为盾构隧道设计提供一定理论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