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3篇
综合类   41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板状混凝土结构波速测量和板厚测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在应用冲击反射法进行无损估计时,应力波波速测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文中介绍了单传感器测波速和双传感器测波速两种方法,并在制作的混凝土板块上进行了波速测量试验,详细分析了影响波速测量精度的因素,指出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混凝土板块的厚度的无损估计.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凸度量空间中,对渐近非扩张映象T证明了带误差的Ishikawa型迭代序列收敛于不动点的一个充要条件,其中T不必是连续的.  相似文献   
13.
回弹是金属冲压成形加工工艺中一种常见且较难控制的技术问题,多角度U型弯曲件的冲压回弹更是如此。论文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并借用DYNAFORM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一个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研究的成果,对于制定相近冲压件的生产工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驾驶员在跟车行驶过程中,通常会通过视野前后车辆的行驶状态来调整自己的跟驰行为,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驾驶员视野内双前车和后车对跟驰车辆影响的改进跟驰模型.根据线性稳定分析方法,得到了改进模型的中性稳定性条件,并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进行了验证.为了进一步加强验证结果及说明改进模型的优越性,同经典FVD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灵敏度α越大越有利于提高改进跟驰系统的稳定性;同经典FVD跟驰模型相比,改进模型抵抗干扰的能力更突出,能够消散交通系统中的微小扰动,具有抑制交通拥堵和稳定交通流的有利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公称最大集料粒径对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影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采用有限元法建立基于混合料二维截面的劈裂试验模型,数值模拟公称最大集料粒径对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影响,并加以试验验证。研究表明:公称最大集料粒径影响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公称最大集料粒径与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变异性间相关性好。公称最大集料粒径小,相应的沥青混合料劈裂强度数值变异系数则小,反之亦反。  相似文献   
16.
能源紧缺一直是我国发展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与机动车相比,船舶运行耗能更严重。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基于瞬时优化船舶机电电机混合动力控制系统。由柴油机和发电机构成混合动力系统的硬件,利用模块分化的方法设计系统软件,并通过一个流程图说明软件实现流程。系统设计完成后,通过对比试验进行耗能效果验证,结果表明:混合动力控制系统较传统动力控制系统节约油耗5.5 L,证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集料分布状态及其与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现状,评述基于集料分布状态进行沥青混合料性能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展望集料分布状态及其与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趋势,对集料分布状态及其与沥青混合料性能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沥青混合料三维虚拟试件几何重构,集料三维分布状态指标建立,集料-沥青界面接触效应分析等,将是未来集料分布状态及其与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的3个重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成灌线桥上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过程的总结,介绍了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基础表面处理,混凝土底座施工,凸形挡台施工,轨道板运输和存放,轨道板施工,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配制和灌注,凸形挡台周围树脂灌注,钢轨精调作业和轨道几何状态检测,对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砾石冲击动车组裙板过程中的砾石粒子粒径、冲击速度和冲击角度这三个影响冲击变形的因素,得到对变形的影响规律,本文采用空气炮砾石冲击试验装置和非线性瞬时动力学软件LS-DYNA,研究砾石的粒径等级、冲击速度、冲击角度对动车组裙板的冲击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裙板的变形程度与粒径、冲击速度和冲击角度之间有着不同的函数关系。裙板冲击点最大位移以及凹坑深度与砾石粒径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与冲击速度之间存在一次线性关系,与冲击角度之间存在二次线性关系。本文研究为高速动车组设备舱裙板结构后续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驾驶员二次碰撞损伤程度,优化驾驶员工作空间布局,减小驾驶员碰撞损伤,建立列车控制台—座椅—假人耦合碰撞动力学模型,针对驾驶员工作空间结构进行鲁棒性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头部加速度、胸部压缩量、大腿力指标和小腿指标超出了人体耐受极限值;控制台与座椅水平距离(变量A)、控制台与膝垫水平距离(变量B)和控制台截面厚度(变量C)对驾驶员损伤程度影响较大;设计变量A,B和C的鲁棒性优化结果分别为369.8,382.4和152.1 mm,优化后驾驶员各项损伤指标都相应减小,且满足人体耐受限值;鲁棒性优化设计能降低目标响应波动σ,提高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