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2篇
综合类   22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基于BIM技术,并采用Autodesk Revit为设计平台,实现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三维数字化设计,提出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站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提高了工程设计、施工、运营的科学管理水平,促进了电气化铁路建设的全面信息化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32.
国外阳离子乳化沥青技术要求的对比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美国ASTMD2397—98、法国NFT65—011、日本JIS和JEAAS等四种阳离子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进行对比,分析丁它们在分类体系、技术指标与要求、试验方法等方面的异同和优缺点,探讨丁国外标准中可供我国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33.
为解决隧道道面铺装沥青混合料时沥青烟气过大的问题,采用温拌混合料技术是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室内混合料设计及性能检验,基于表面活性剂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在有效降低混合料温度的同时仍然保持了良好的性能,可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并可达到相应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要求。在隧道内摊铺温拌混合料时,排放出的沥青烟气大大减少;工后检测表明,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质量可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4.
泡沫沥青用作路面混合料的结合料,最早由爱荷华州立大学Csanyi教授于1957年提出。他研究发现通过向热沥青中引入蒸汽能够产出大量沥青泡沫,这些沥青泡沫可有效地用于稳定质量较差的砾石、砂、黄土等路用材料,形成低成本的泡沫沥青混合料。1968年,澳大利亚Mobil Oil公司改进原有的泡沫沥青生产工艺,以冷水替代蒸汽,并于1971年注册专利。该方法使泡沫沥青实用性增强,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截止到1982年,澳大利亚累计铺筑了29×10~6m~2的泡沫沥青混合料基层、底基层,南非、新西兰、德国、日本等也铺筑了一些试验路段,美国则铺筑了数百公里的泡沫沥青表面层混合料。20世纪90年代,由于将泡沫沥青发生装置集成到冷再生设备上,使其应用更为方便;泡沫沥青专利保护期的失效,加上人们对环保节能型筑养路技术的重视,使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有了迅速发展。目前,南非、欧洲、美国等都在不同程度地使用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2008年,交通运输部发布《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 F41—2008),为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江西梨温高速、京沈高速、石黄高速等,以及浙江、江苏等地的国、省干线公路,在大中修养护工程中均成功使用了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或者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5.
为了检验沥青稳定类冷再生混合料性能,回答乳化沥青与泡沫沥青孰优孰劣的争论,采用劈裂试验、车辙试验对泡沫沥青和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乳化沥青和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力学特性有明显的温度依赖性,均为粘弹性材料;冷再生混合料15℃劈裂强度满足规范中密级配粗粒式热拌沥青混凝土强度范围;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劈裂强度、浸水24 h后的劈裂强度略高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显著高于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且都远超过规范对改性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技术要求。乳化沥青和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均能满足沥青路面中下面层的要求。  相似文献   
36.
邹桂莲  徐剑  刘延军 《公路》2011,(1):198-202
沥青胶结料性能及其混合料试验研究表明,3种硬质抗水损害沥青高温性能明显高于A-70沥青,但是3种硬质沥青之间也存在差异性,丙沥青的高温性能最好,甲次之,乙最差.反映沥青低温性能的技术指标表明,硬质沥青的低温性能低于70号沥青,3种沥青中甲沥青的低温性能最好,其次为丙沥青、最差的是乙沥青.沥青的高低温性能的排序不一致,但...  相似文献   
37.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研究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差异出发,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重点考察了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沥青针入度、沥青含量和矿料细度模数3个因素对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各体积参数的影响效果,得出配合比设计质量控制的科学办法.通过定性的直观分析和定量的方差分析,得出各因素对体积参数影响效果的排序为:矿料细度模数>沥青含量>沥青针入度...  相似文献   
38.
徐剑  黄颂昌  秦永春 《公路》2003,(10):55-58
结合我国某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工程,针对不同的路面病害,分析病害成因,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并着重介绍了微表处的施工和使用情况。维修路段近3年的使用效果表明,微表处有卓越的抗滑性能、封水效果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可以满足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养护的需要,但使用前要对原路面的病害进行彻底处理。  相似文献   
39.
道路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道路用乳化沥青应用水平的提高,现行乳化沥青技术要求在工程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有些指标不合时宜需要修改,有些则需要补充。通过试验研究并结合国外标准,对乳化沥青的部分指标进行了重新确定和增补。  相似文献   
40.
为掌握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技术状况衰变规律,给冷再生路面结构设计提供依据,选择我国南方某高速公路路面维修工程中137 km乳化沥青冷再生路段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开放交通63个月内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随时间和交通荷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经受了63个月3 271×104次的累计当量轴载且未做任何大中修养护的情况后,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PCI,RQI仍为优,RDI指标仍为良;路面技术状况指标衰变规律可以采用路面性能衰变通用方程描述,且路面寿命因子α显著长于常规路面结构;路面病害以从上而下发展的Top-Down裂缝为主,病害影响深度一般仅局限在表面层,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符合永久性路面特征。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技术状况受到原有路面技术状况、施工变异性等因素的影响,且这种影响随着使用期的延长逐步显现。PCI衰变规律呈明显的快-慢-快三阶段特征,RQI和RDI衰变规律呈明显的快-慢-平三阶段特征,为进一步提升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性能,应加强路面预防性养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