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22篇
综合类   15篇
水路运输   214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91.
11月19日,国内最大的民营船企熔盛重工(01101.HK)在香港联交所成功挂牌上市,IPO受到热烈追捧,超购21.6倍,招股价定为每股8港元。  相似文献   
192.
徐华 《中国船检》2012,(6):30-32,96,97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2012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今年将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作为海洋经济的  相似文献   
193.
徐华 《中国船检》2012,(7):37-39,116,117
随着中国金融资本逐渐接近世界航运业,各种挑剔却不时传来。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入,许多西方船东及金融界将目光聚焦到中国资本,这其中有善意的期待,但也不乏激烈的指责。那么,中国船舶资本到底将如何迎接世界挑战?危机中的商机,犹如火中取栗,如何才能趋利避害?谁又能成为中国资本的宠儿?  相似文献   
194.
徐华 《中国船检》2008,(11):44-47
30年前,改革在一种悲壮的气氛中渐渐拉开序幕,各行各业宛如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迅速在自己的领域内掀起了改革热潮。中远作为航运界最大的国企,首当其冲被推到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焦点也自然集中到了它身上。  相似文献   
195.
伴随造船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民营船厂的异军突起,中国船舶设计行业乘势而发,从原有屈指可数的几家大型国有船舶设计单位,迅速演变为多种投资模式共存的行业格局.其中以国有老店、船厂直属、民营新秀、外资公司以及高校下属最为抢眼.  相似文献   
196.
197.
徐华 《中国船检》2014,(1):24-27
2013年底,中国船级社海工业务捷报频传。11月,CCS海上移动平台关键技术与相关规范研制,以及海上移动平台结构完整性技术研发与应用分别获得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二等奖;12月27日,由CCS承担发证检验的绥中36-1油田一期/旅大5-2油田调整开发项目获2012~201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中国船级社天津分社作为监理单位获得此项殊荣。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是我国工程建设质量领域的最高奖项。本年度,全国近3000个大型优秀工程项目激烈角逐10个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项名额,绥中36-1油田一期/旅大5-2油田调整开发项目凭借过硬的工程质量脱颖而出,摘得金质奖项。这些成就的取得,进一步彰显了CCS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和国家能源战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8.
徐华 《中国船检》2010,(7):27-29,103
欧洲造船工业份额的不断流失与其层出不穷的产业振兴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船领袖2015规划更是表达了欧洲重拾昔日辉煌的愿望,但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却并没有因为主观的意愿而缩小。突如奇来的危机,更让欧洲造船业昨日难现。然而,此消彼涨,量的流失使质的优势更加凸显,欧洲船厂已经脱离批量市场而转向更尖端和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199.
徐华 《中国船检》2011,(8):15-15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油运安全论坛上,中国船级社(CCS)总裁李科浚发表主旨演讲指出.正在全球推进的“绿色革命”,节能减排、绿色航运是这场竞争的焦点.其影响绝不亚于19世纪船舶动力从风帆到蒸汽机的伟大变革.主要是通过提升船舶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要求。冲击和淘汰落后产能,强化市场竞争优势。IMO62次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通过了MARPOL公约附则VlEEDI和SEEMP修正案.  相似文献   
200.
东征西讨 上个世纪中期,欧洲开始一步步失去造船王国的优势,就像英国不再是日不落帝国,希腊不再是世界"马车夫"称号的绝对拥有者,正如水往低处流,制造业的中心必然向具备劳动力成本低和资源成本低的地区转移,这两"低"恰恰提供了造船业东移的必要条件,而日本薄板船的经济性,更加巩固了这次东移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