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0篇
  免费   69篇
公路运输   1218篇
综合类   621篇
水路运输   849篇
铁路运输   493篇
综合运输   9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通过对船体产生中垂或中拱时船体结构的变形分析,介绍了两种船用平面齿轮机构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62.
根据船用卫生间出现渗漏的积水问题,分析其并提出具体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
一、概述上海市南北高架道路工程,是上海市区规划高架道路网的南北主干道。高架道主线全长71公里。全线共设置7对匝道与地面道路相接。主线桥型结构为造型新颖、线条流畅的大悬桃等高度箱梁。梁高1.70米。匝道桥结构型式与主线相协调,有两种设计标准:单室大悬挑箱梁,梁高1  相似文献   
64.
1系统概述 广州地铁1号线全长18.48 km,全线共有16个车站,1个车辆段;其供电系统的主供电源为交流110 kV/33 kV,牵引电压为直流1 500V.各牵引站由交流33 kV环网供电,降压变电所为动力、照明、信号等提供电源.电力监控系统将对下列各变电所的供电设备及接触网电动隔离开关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  相似文献   
65.
主要针对牵引级1 500 A/3 300 V IGBT模块进行热学分析,建立了基于热节点网络的热阻等效电路模型,从理论上优化了功率模块的稳态热阻分布,通过有限元模型对1 500 A/3 300 V IGBT模块进行热学仿真设计,验证了该热阻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6.
针对驼峰溜放速度控制设备或基础设备出现的故障,控制系统设计了相应的冗余应急处理控制策略,以提高驼峰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驼峰溜放作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7.
PG4钢轨是由攀枝花钢厂专门为铁路重载线路设计研发的高强度、高耐磨性轨种。通过阐述利用LR1200型焊轨车焊接60 kg/m PG4钢轨时焊接工艺参数调试的特点,k可为该类型钢轨焊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徐永刚 《铁道勘察》2013,39(2):7-9,13
开展将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技术中的轨道基础控制网(CPⅢ)测量与无砟轨道精调等相关技术引入至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试验,融合、改进了传统的铺轨测量方法与施工工艺。阐述了轨道精密测量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应用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69.
以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悬挂式单轨车辆试验线为工程背景,分析提出了轨道梁内部巡检设备功能需求,研究确定了其总体设计、检测系统、定位系统、控制系统、安全系统以及主要技术指标等巡检设备技术方案,研制出巡检设备并在该试验线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70.
研究目的:互层围岩开挖易出现台阶溜垮、涌水涌砂等现象,为安全施工,本文以蒙华铁路阳城隧道第四系土砂互层地层隧道围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方法,探究层厚比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论:(1)土砂互层地层隧道围岩,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随层厚比变化趋势相反;(2)两层土砂互层地层围岩随着土层所占比例的增加,隧道拱顶沉降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两层、三层土砂互层地层围岩土砂比为1∶1或1∶1∶1均匀分布时,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最小,初期支护结构主应力差最小,围岩稳定性最好;(3)不同层厚比土砂互层地层隧道,拱脚水平位移比拱肩水平位移更大,波动范围更广,隧道施工中应尤其加强对拱脚位置处的支护;(4)本研究结果可为土砂互层地层隧道围岩稳定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为互层地层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