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123篇
综合类   48篇
水路运输   98篇
铁路运输   22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介绍200km/h动车组内装行李架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方法。从行李架的分类到材料的选择再到零部件的结构设计,阐述动车组行李架模块化设计的优点,为今后模块化设计在铁路客车内装中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2.
1988年第30000台桑塔纳轿车在上海下线,回首20年前的中国,德国轿车的引入,深受中国市场欢迎,让许多中国老百姓开始认识了轿车。时光到了20年后的今天,中国客车制造水平已经与世界接轨,毅然开进了世界汽车制造王国——德国,并深受德国市场欢迎。  相似文献   
73.
徐少林 《中国水运》2006,6(5):177-180
在船舶责任的特殊领域(船舶污染损害、残骸清除和海上旅客人身伤亡领域),相关国际公约和国内立法均建立起强制保险制度,以保证对受害人的充分赔偿,并赋予索赔人对保险人的直接索赔权。  相似文献   
74.
文章介绍高速公路与国道交叉部分支架门洞设计方案及安保措施,解决现浇箱梁施工与道路行车交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本文译自日本杂志《J SSC》,No.29.作者是日本道路公团名古屋建设局构造技术科的铃木裕二.文中介绍了日本第二东名(东京-名古屋)高速公路、第二名神(名古屋-神户)高速公路的连接处的名古屋港的三座连续斜拉桥的建设概况.  相似文献   
76.
浅谈港口设施防雷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之国 《港口科技》2009,(8):36-38,49
雷击事件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在港口做好防雷工作事关重大。阐述了雷电的形成及危害,分析了港口设施防雷所涉及的领域,介绍了港口设施防雷的分类和“滚球法”,强调了对防雷装置的检测。对港口防雷工作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77.
嵌岩抗拨桩的试验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岩层中抗拔桩的现场静载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了桩身内分布的大致规律,并对该类桩的设计和施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8.
传统换道模型中,把前后临界空隙作为参数固定数值,忽视了车辆和车道间的动态交互作用等因素.从分子动力学角度,系统考虑跟驰需求安全特性,从动态的需求安全距离角度研究车辆在“跟驰-换道-跟驰”过程中的行驶状态转换.确保在换道完成时,换道车辆和目标车道后车能以需求安全距离进行跟车行驶,建立了模拟分子动力学的期望安全间距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分子动力学特性模型可以把跟驰行为和换道行为很好地结合起来.研究成果为分析车辆运行交互特性,车辆可变限速技术,自适应巡航控制技术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9.
以某款自主开发的车型为研究对象,基于原始车型的数据及开发车型的目标参数在Adams中搭建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前、后悬挂系统的KC及整车的动力学分析;同时对骡车进行KC台架试验,得出骡车的实际KC性能数据。然后对比研究仿真数据和试验数据,依据对比结果不断优化仿真模型直至仿真数据与试验较高程度地拟合。通过KC性能的仿真和试验分析来指导悬架设计,找出该车型在悬架设计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给出修改建议和改进方案,为后期的底盘调试及性能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0.
对航道护岸工程墙后回填土压实度无相应规范要求,以往设计时取样后在室内用实验方式来获取回填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但由于施工时涂料、施工设备、施工工艺、施工条件等的差异,较难与设计吻合。在连云港港疏港航道整治工程中,通过现场试验,分析了墙后回填土压实度与内摩擦角、粘聚力的关系,从保证结构稳定的角度提出了压实度标准,较为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