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公路隧道照明用电是隧道运营的主要支出成本,在当前能源紧张的情况下,隧道照明的节能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隧道照明系统的组成和行驶要求的亮度曲线提出六种具有实用价值隧道照明的节能技术,对于公路隧道照明节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袁勇  朱力  禹海涛  马华兵  李婷婷 《隧道建设》2022,42(11):1821-1831
针对目前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方兴未艾、抗震防灾需求日益凸显的现状,总结评述目前综合管廊抗震分析的研究进展。首先,归纳总结综合管廊结构的震害特点和关键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综合管廊抗震研究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突破进行综述;然后,重点从影响综合管廊地震响应机制的关键要素出发,即从输入地震动特征、工程场地特性、管廊结构形式与构造特点3个方面对综合管廊抗震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综述;最后,对综合管廊减隔震研究现状进行讨论。研究表明: 1)输入地震动特征会对综合管廊地震响应产生显著影响,对于浅埋结构还应关注地表Rayleigh波的作用; 2)工程场地特性研究聚焦在饱和液化地层、断层破碎带等不利场地条件对综合管廊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机制方面; 3)新型管廊结构形式和节点构造层出不穷,但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关注管廊结构自身的地震响应特征。建议后续研究重视综合管廊功能性对抗震安全性的需求,进一步加强“结构-功能”一体化抗震性能设计方法与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以深圳地铁8号线梧桐山站~沙头角站区间矿山法开挖初支+TBM空推段施工为依托工程,进行了矿山法开挖支护施工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分析隧道结构应力和结构变形以及周边地层位移结果,从而达到预测危险工况和危险位置,指导隧道安全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迫切需要整合车地无线通信生产业务的承载需求,建立基于城市轨道交通专用无线频段的车地通信系统。利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分时长期演进)技术,设计出基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城市轨道交通车地通信综合承载系统(LTE-M),在北京的国家铁道实验中心环形道进行全球第1个LTE-M系统的试验段测试。整个测试过程完全复制列车的实际运行场景,包括真实的车辆、设备以及高架、隧道等实际通信场景。大量的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LTE-M系统抗干扰能力强、综合承载能力强、频谱利用率高,能够满足轨道交通业务需求。LTEM系统用于承载轨道交通综合业务,在保障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业务高可靠传输的同时,能够为CCTV(车辆视频监控)和PIS(乘客信息系统)等业务提供有效的传输通道。  相似文献   
15.
16.
公路隧道照明用电是隧道运营的主要支出成本,在当前能源紧张的情况下,隧道照明的节能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隧道照明系统的组成和行驶要求的亮度曲线提出六种具有实用价值隧道照明的节能技术,对于公路隧道照明节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朱力  梁豪  唐涛  文韬  肖畅  肖骁 《铁道学报》2022,(9):79-86
区块链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是目前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有望助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目前主流的区块链平台,梳理了区块链技术的国内外应用现状;阐述了区块链技术在铁路规划建设、运营管理、运行控制以及改造升级等全生命周期发展过程中的应用前景;详细描述了区块链技术在铁路工程管理、数据共享、智能运维、信用管理、智能计算、资源分配、信息安全、技术升级等方面的重要赋能作用。以铁路系统的数据共享为应用背景,设计和搭建了区块链平台,并进行了相应的性能与功能测试。归纳了区块链技术在铁路领域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和仍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期望为铁路领域的区块链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面向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重点探讨系统中的车车通信技术。介绍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 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关键技术,调研当前主流的基于逻辑点对点和物理点对点的车车通信技术,并结合城市轨道 交通车车通信典型运行场景,对车车通信距离进行建模仿真计算与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非隧道区域内,车 车直接通信距离,1.8 GHz 下约为 765.7 m,1.4 GHz 下约为 923.6 m;在隧道区域内,车车直接通信距离,1.8 GHz 下约为 511.3 m,1.4G Hz 下约为 724.8 m,若车车距离超过该范围应采用逻辑点对点通信方式。本研究旨在为下 一代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车车通信系统设计和技术应用提供借鉴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提高,铁路货运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在既有铁路网基础上加大铁路列车轴重是有效提高铁路运能的主要途径之一。列车轴重增大后车桥振动效应将增加,既有铁路网中的钢桥能否适应铁路轴重的提高成为列车轴重能否增加的关键问题。本文为分析重载列车作用下钢桥动力性能,选取既有线中常用跨度48 m钢桁梁桥为研究对象,通过轮对与轨道接触处的力与位移相互关系建立空间重载铁路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在与实测结果对比基础上,对影响重载铁路钢桁梁桥动力性能的轨道不平顺、列车轴重和列车速度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论:(1)轨道不平顺功率谱、列车轴重和列车速度均对重载列车作用下的钢桁梁桥的动力性能有着重要影响;(2)美国六级轨道不平顺与桥上实际线路不平顺更加接近;(3)重载铁路运输中27 t轴重列车通过48 m钢桁梁桥时建议对列车运行速度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