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26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利用Creo软件建立了某型动车组头中尾3车编组和不同高度的路堤模型,通过Fluent软件模拟列车在车速分别为300和350 km·h-1,横风风速分别为17.10、20.70、24.40和28.40 m·s-1的环境下运行,将获取的高速列车气动力载荷施加到Simpack建立的动力学模型中,计算其动力学性能参数;深入分析了横风工况下高速列车在不同高度复线路堤背风侧运行时车体的压力分布、气流场结构、气动力与风致安全性,并重点探究了头车在不同运行速度和横风风速下的运行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车速和横风环境下,随着路堤高度的增加,列车受到的侧向力整体呈增大趋势,尾车在横风作用下受到反向侧向力,头车所受侧向力最大,且升力持续增大,中间车所受升力相对较大,尾车所受阻力最大;横风环境下列车压力峰值点位于头车鼻尖处且向迎风侧偏移,各路堤高度工况下气流场结构基本相同,头车背风侧和底部转向架处有明显的涡流,但尾车处的涡流却在迎风侧,这可能是导致尾车反向侧向力的主因;脱轨系数、轮轴横向力、轮轨垂向力和轮重减载率均随路堤高度和横风风速的增大而增大,轮轨垂向力始终在安全限值内,当横风风速分别为24.40和28.40 m·s-1时,列车运行速度应分别低于350和300 km·h-1,以保证列车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有着较大的差距,据此建议广东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交通运输发展模式经验,结合自身实际,顺应交通运输业的国际发展大趋势和节能减排的需要,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上下工夫,采取有力措施和行动来扬长避短,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和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空气弹簧失气对地铁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车辆系统动力学和非线性接触理论,建立了地铁车辆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和空气弹簧失气状态下的黏滑接触力元模型,分析了地铁整车空气弹簧失气状态下地铁车辆的临界速度、轮轴横向力、轮轨横向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和平稳性指标并与空气弹簧正常状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空气弹簧失气会使地铁车辆的临界速度降低,会使地铁车辆的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横向平稳性和垂向平稳性明显增大,并且空簧失气对脱轨系数和垂向平稳性的影响尤为显著,因此必须密切关注空气弹簧的状态以保证地铁车辆平稳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高速列车在运行中的空气阻力,提高列车运行效率、节约能耗,提出凸包非光滑表面减阻技术应用于高速列车领域.文中以CRH3型高速列车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车体的头部和尾部加设凸包来控制湍流特性,以达到减阻效果.首先利用PRO/Engineer建立非光滑表面CRH3型头车+中间车+尾车的简化模型,将模型导入ICEM CFD软...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汽车共享服务对城市出行者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基于随机效用理论,运用行为调查和意向调查数据,以汽车共享服务、出租车、地铁三种出行方式作为选择肢,构建多项Logit模型,并应用SPSS软件对模型进行拟合检验与参数估计。研究表明:性别、年龄、最常使用交通工具、日常通勤单程距离、出行距离和汽车共享服务收费标准均会对出行者的汽车共享服务选择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中青年男性更倾向于选择汽车共享服务出行,且随着出行距离的增加、汽车共享服务收费标准的降低,汽车共享服务被选择的概率会增大;相较于出租车,日常通勤单程距离为20~30km的出行者更倾向于选择汽车共享服务;相较于地铁,最常使用交通工具为私家车的出行者选择汽车共享服务的概率更大。因此,为提高汽车共享服务被选择概率,应提高用户体验、服务水平,合理设置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16.
比较了区域性轨道交通与干线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异同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促进区域性轨道交通发展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和环境基础,并通过介绍国内外区域性轨道交通的发展状况。阐述了作者对区域性轨道交通建设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针对铁通广西分公司市场经营分析的需要,研发了市场综合经营分析系统。该系统构筑在HP-UX,Red Hat Linux操作系统和INFORMIX数据库之上,使用JAVA开发工具,并引入OLAP、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技术,实现了对经营数据自动分析处理,并形成统计报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公路运输指标可反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由于涉及面广、对象主体多,我国现行的依靠人工抽样方式的公路货物运输量统计方法准确性、可靠性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资源、提高运输量统计精度,该研究基于高速公路收费数据、车辆GPS数据、普通公路轴载数据等信息资源,同时结合抽样实验的结果,构建了抽样方法体系和波动系数推算模型,提出了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公路货物运输量统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统计方法,获取基础数据更加方便快捷,可大大减少人财物的投入,提高统计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所获得的公路货物运输量统计数据准确性高、客观性强,能为相关交通运输部门进行公路货物运输量调查、制定公路路网发展规划和优化运输服务综合体系等提供切实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共线运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采用共线运营方案,在共线车站多、车站配线简单、行车间隔小的条件下实现共线运营,在国内外轨道交通网都未见先例。从原"C"型共线运营情况来看,在延误调整、列车救援等运营调整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困难。随着3、4号线客流的持续增长,必须寻求新的或替代方式,解决运能与运量、运营与既有条件之间的矛盾。建议采用两线共线运营与单线多交路运营相结合的方式,以降低运能不平衡带来的影响。同时,应对共线段的线路和设备进行改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运营调整的灵活性,提高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轨道车辆普遍存在的车轮多边形问题, 从轨道车辆的稳定性、曲线通过能力、平稳性三方面阐述车轮多边形对轨道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从疲劳寿命角度评价车轮多边形对车辆-轨道系统零部件的影响; 基于轮轴和轨道结构特性、轮轨间动力作用、车轮材料及加工工艺方面研究, 对车轮多边形形成机理进行了归类; 归纳了车轮多边形产生的影响及其成因, 概括了现有车轮多边形检测与控制方法; 提出了车轮多边形研究展望, 为后续车轮多边形问题研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 车轮多边形会威胁到车辆系统稳定性, 降低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及车辆平稳性, 影响了旅客乘坐舒适性, 并对车辆-轨道零部件产生共振疲劳损伤; 轮轴共振是引起低速车辆车轮多边形的原因之一, 钢轨在外部激励下的响应以及局部模态与车轮多边形的形成也有必然联系, 轮轨摩擦振动则普遍适用于解释所有轨道车辆车轮多边形的产生, 车轮自身材质特性及制造镟修工艺也是车轮多边形现象发生的潜在因素; 动静态检测是处理车轮多边形现象的方法之一, 另外就是通过优化车辆-轨道系统结构、加强车轮生产工艺、对车轮踏面圆度及时修正等措施实现对车轮多边形现象的控制; 目前, 镟修仍是车轮多边形最直接处理手段, 应当改善镟修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