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50篇
综合类   36篇
水路运输   29篇
铁路运输   45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进一步研究车辆轨道接触特性和钢轨损伤,采用显式有限元法建立适用于三维轮轨瞬态滚动接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将轮轨间黏着系数、牵引系数、列车速度等考虑在内,研究不同模型参数对轮轨瞬态滚动接触计算的影响.通过详细对比分析扣件系统、钢轨长度、轨道板及参数对轮轨瞬态接触解的影响,并结合车轮模态分析结果,引入不同波长的轨面几何不平...  相似文献   
92.
在课程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方式是课程思政。推进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进一步建设,继续加深对课程思政的强化等议题,是当前高等教育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对课程思政在航海类课程中的重要性和优势所在进行了探索研究,并以《航海心理学》课程教学为例,提炼出航海心理学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对实施策略进行初步探索;融合校企合作、混合式学习方式和互联网+的创新模式,以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课程思政,从而达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93.
船舶电力系统配电网故障恢复重构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配电网故障恢复重构问题是船舶电力系统中一个多目标、多约束的优化问题,针对当前算法存在配电网故障恢复精度低的缺限,提出了改进粒子群算法的船舶电力系统配电网故障恢复重构策略,首先建立配电网故障恢复重构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最后进行了船舶电力系统配电网故障恢复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粒子群算法提高了配电网故障恢复重构精度,加快了配电网故障恢复重构速度,而且综合性能要明显优于其它配电网故障恢复重构算法,船舶电力系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处在奇异结构的船舶可能会突然失位,因为无法及时提供船舶所需的推力.文章提出了一个在船舶推力分配中避免奇异结构的简单方法.为了验证这个简单方法的效果,进行了一个半潜平台的时域模拟.时域模拟中用到了两种避免奇异结构的方法,包括新提出的方法和文献中经常提到的典型方法.从结果中可以得出,这个新方法具有和典型方法同样好的推力分配效果.用这个简单方法,虽然消耗的能量有少量增加,但时域模拟所花的时间大大地缩减了.这个简单方法的高效率可以保证它在船舶动力定位的实时推力分配中得到更广的应用.  相似文献   
95.
为研究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LPG)铁路罐车的运输风险,从人员、环境、机械设备、管理和液化石油气5个方面提取18个风险影响因素,利用引入C-OWA算子改进后的相互作用矩阵进行交互耦合分析,建立适用于LPG铁路罐车运输风险的评价模型,在削弱专家主观偏好和考虑单一风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6.
为实现遥控操纵CKG-600Yj轨道车,改造车上的空气制动机,开发制动系统遥控装置。介绍改造思路,详细阐述遥控装置组成及各部分功能,制动、坡道起步保压、驻车制动缓解、紧急制动等功能的应用,以及故障导向安全措施。轨道车遥控装置在各种工况下的静态及动态的制动性能试验表明,驾驶室操纵模式与遥控模式相互隔离,互不干扰,可方便地切换2种控制方式;遥控距离可达到1 000 m;可同时遥控操纵4台轨道车,各辆车可独立安全运行,互不干扰。制动系统遥控装置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7.
李博 《北方交通》2006,(10):13-16
主要从沥青路面施工方面分析了路面产生不平整的原因,并提出了应采取的相应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8.
针对国内跨江越河等高水压(0.4~0.8 MPa)盾构施工所需盾尾密封油脂被进口产品垄断的难题,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盾尾密封油脂各个配方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1)增稠流变剂的引入,提供了层间距为5~10 nm的片层结构,为基础油和聚异丁烯提供了进入空间,实现了增稠分散,提高了耐高水压盾尾密封油脂的剪切流变性,保证了稠度与泵送性的平衡; 2) 不同尺度的天然可降解纤维与配方中其他组分形成复合纤维增强阻水结构,使得耐高水压盾尾密封油脂的水击穿压力达7 MPa,是进口产品的1.75倍。在实现盾尾密封油脂稠度和泵送性适中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盾尾密封油脂的抗水压密封性,为我国跨江越河等高水压复杂地层盾构用高端盾尾密封油脂的进一步研发与转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
100.
针对预售期内不同OD旅客购票行为及其购票过程的差异性,在利用复合非齐次泊松过程对不同OD旅客购票过程进行定量化研究的基础上,以铁路部门和旅客的系统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考虑不同OD旅客动态购票需求特点的高速铁路多列车票额分配随机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通过需求仿真将模型转化成确定性线性整数规划模型并利用Lingo 12.0进行求解。以京沪高铁列车为例进行购票过程仿真,结果表明:与先到先得的购票策略及不考虑动态购票需求的方案相比,本文构建的模型能使铁路部门和旅客的系统效益分别提高约5.2%和13%;并且本方案能在充分利用列车席位能力的前提下,更好地适应旅客不同售票阶段的购票需求特点。所构建模型能够为高速铁路多列车票额分配提供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