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0篇
综合类   15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3 毫秒
31.
数字化方法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发动机开发。德国Daimler公司和Kaiserslautern工业大学通过详细的多体系统仿真和试验,对配气机构摩擦进行研究。比较了凸轮-滚子接触的摩擦测量结果和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32.
33.
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均应进行预可行性研究与工程可行性研究。根据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办法,工程咨询成果质量评价办法,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和当前国家有关政策,结合项目工作实践,从12个方面对比分析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要求与区别,为工程项目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通过分析国外永久性路面已取得的成果,阐述了欧美国家不同的设计理念和路用性能,并且与传统路面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同时,以我国已修建的山东滨州至大高高速公路试验段和广梧(广州-梧州)高速公路试验段为例,简述了国内永久性路面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5.
单向超越离合器是随着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发展而出现的基础件,它是用于起动机和工作机之间或机器内部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动力传递与分离功能的重要部件。本文简述了单向超越离合器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并分析了其在汽车中关键部位的应用以及主要功能,为单向超越离合器应用、汽车驾驶及保养维修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6.
为有效诊断舰船用柴油机机械微磨损故障,设计新型船用柴油机机械微磨损故障诊断系统。此系统传感模块通过电感式传感器采集柴油机机械表面油液磨粒的静电信号后,由油液分析芯片启动基于MACNN的微磨损故障类型识别模型,使用多层卷积神经网络,全面提取静电信号的多维波动特征图后,以重组的方式将多维特征图转换为一维向量,通过序列注意力机制,学习重组后油液磨粒静电信号一维向量的序列特征,识别特征所属微磨损故障类型,完成柴油机机械微磨损故障诊断。若机械磨损严重或表面存在污秽,便会驱动图像分析模块,进行图像采集配合诊断。经测试,此系统对多种微磨损故障类型的诊断结果无错分情况,诊断结果有效。  相似文献   
37.
通过精细化手段挖潜市政交通设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的建成区,通过大手笔的道路工程改造手段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不是很经济。而通过一些精细化的手段,如交叉口优化设计、交通组织、地下交通空间利用、可操作性的交通管理措施等,对改善城市交通特别是缓解老城区的交通堵塞,投入少、效果显著。该文针对部分具体的精细化手段与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可为市政交通设施建设提供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38.
临界滑动面的合理确定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关键问题之一。传统的边坡滑动面假设方法构造生成的潜在滑动面形式单一,且无法考虑复杂边坡中土层强度参数变化对临界滑动面形状的影响,从而降低了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基于此,提出一种新的广义对数螺旋型滑面模型,该模型可生成包含传统圆弧滑动面和对数螺旋滑动面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潜在滑动面;并针对非均质边坡中各土层抗剪强度不同的特点,采用多中心分段构造策略,将该滑面模型应用于非均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基于极限平衡理论计算滑动面安全系数并搜索临界滑动面,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估。选取多个均质边坡及多种型式的非均质边坡(水平分层、倾斜分层和斜折线分层)经典算例与现有研究成果以及数值模拟软件获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该滑面模型的合理性与优势性。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计算所得安全系数与其他方法相比更小,相对误差在5%以内。能够得到传统滑动面假设方法下难以搜索到的临界滑动面,并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度较好,稳定性分析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由此说明,此方法用于均质边坡及非均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合理可行的,有望为工程实践提供更优的临界滑动面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9.
网约车逐渐成为城市中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由于网约车出行特征与其他交通方式显著不同,其环境影响仍有待深入研究。为揭示网约车的排放特征,基于成都市网约车GPS轨迹数据,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得到网约车在各轨迹段的平均速度、行驶里程等参数,然后应用机动车排放模型COPERT实现对研究区域内网约车CO、HC、NOx和CO2排放的量化,并进一步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2016年11月18日成都市研究区域内网约车CO、NOx、HC、CO2的排放量分别为151,41.5,8.93,125497.6 kg;网约车排放的高峰时段发生在9:00-10:00、14:00-15:00和17:00-18:00;网约车高排放区域主要分布于二环高架路、二环路、蜀都大道附近,其中部分路段交叉口的排放最为突出;区域平均速度可显著影响该区域网约车平均排放因子。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可针对网约车高排放时段和地区,采取交通需求管理及车辆限速控制等治理手段,以减少中心城区的交通排放。研究成果可为网约车环境影响评估提供科学方法,为城市网约车管理...  相似文献   
40.
通过实地调查与研究,分析了城市BRT专用车道出现严重损毁的原因,提出了运用高聚物注浆新技术快速维修BRT专用车道的思路,并从设计、施工、维护的角度提出了一些确保BRT车道结构性与功能性完整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