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20篇
铁路运输   1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采用磁流变阻尼器,对1座大跨刚构连续梁桥进行半主动控制、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地震响应计算,比较分析6种半主动控制算法对桥梁加速度的放大效应。结果表明:当磁流变阻尼器设置在桥梁支座等连接构件处时,不同半主动控制算法会使阻尼器附近桥梁局部位置的加速度产生不同程度的“针尖”放大效应,而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不会产生这种加速度放大效应;比较而言,“开关型”半主动控制算法比“连续型”半主动控制算法的加速度放大效应更加严重;半主动控制算法引起的桥梁加速度放大效应与阻尼器类型、阻尼器位置和桥梁结构动力特性等多种因素有关;半主动控制算法对桥梁的位移和弯矩不会产生剧烈放大的“针尖”现象;阻尼器设置在墩梁刚性连接部位时不会出现加速度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22.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分析的虚拟层合单元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将预应力束对桥梁结构的作用转化为等效荷载,提出了用虚拟层合单元法分析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方法。结合一座具体的桥梁进行了实例分析计算,同时利用有限元通用分析程序SuperSAP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虚拟层合单元法分析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能够给出令人满意的结果,并且具有划分单元数目少、计算效率高、适应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23.
曲线桥梁弯扭耦合减震半主动控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理论研究与震害经验表明,地震时曲线桥梁会产生弯扭耦合振动。为了减少弯扭耦合的地震反应,提出了利用压电摩擦阻尼器进行曲线桥梁地震反应半主动控制的方法,建立曲线桥梁空间有限元模型,在桥台支座部位设置半主动控制阻尼器,在不同地震波入射角情况下分析了半主动控制算法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半主动控制界限Hrovat最优控制算法能有效地减小曲线桥梁地震反应,其控制效果优于简单Bang-bang控制算法,而始终提供最大阻尼力的被动控制方法会增大桥梁地震反应,并不是被动控制阻尼力越大越好。  相似文献   
24.
文章对CRH380BL动车组接地设计理念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并对列车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传感器烧损原因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对运行线路进行了实际测量后,从接地的角度提出了改进保护性接地的优化方案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5.
以研究螺旋桨水动力和离心力对船舶轴-桨组合振动特性的影响为本文的研究目的,基于W o r k-bench平台,采用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船舶轴-桨组合模态分析.在CFX中计算螺旋桨敞水性能,并在Ansys中将螺旋桨叶面水压力和离心力作为预应力分析轴桨组合振动的固有频率和振型,比较轴系、螺旋桨单独模型和轴-桨组合模型在固有频率上的区别.计算结果表明,轴桨组合的固有频率远远低于轴系和螺旋桨独立模型的固有频率;轴-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对其固有频率影响不大;螺旋桨在流场中产生的水压力略微提高纵向振动固有频率,但影响很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26.
27.
李小军  谢承利 《船舶工程》2012,(Z2):63-66,186
船用下翻式尾门具有快速运送人员、装卸物资以及收放小艇等优点,在某些船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绞车-钢丝绳、摆动式液压缸以及导轨-滑块式开闭装置是下翻式尾门的三种开闭形式。文章详细介绍了上述三种开闭装置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通过建立各开闭装置的数学模型,以典型的尾门设计参数为例,利用Matlab软件对其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三种开闭装置的性能对比,提出了各自的适用范围及其在设计与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8.
铁路桥墩顶帽开裂原因分析和加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铁路建设工期越来越紧,冬期施工必不可少;墩台顶帽各种预埋设施的预留孔状况,直接与墩台顶帽、托盘是否发生开裂有直接关系.结合西北地区某桥桥墩顶帽开裂情况,分析了开裂原因,介绍了加固方法,并对今后预留孔的设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9.
30.
从热电制冷技术原理出发,将热电制冷与传统机械压缩式制冷的各固有特性进行对比,介绍了2种船用空调系统的热电制冷应用方案及工艺流程;并根据船舶舱室温湿度控制的需求,设计了一套水冷热电制冷装置,用于船舶舱室局部空间环境温湿度的控制;最后分析研究了该热电制冷装置的特性,分别考察了制冷量与环境温度、工作电流、制冷效率和工作电压等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