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8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在对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特点和材料选择原则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磁流变阻尼器,计算了阻尼器的磁通量等参数.制定了试验方案.采用磁流变阻尼器作为被动控制器件,以拉索为试验对象,进行了磁流变阻尼器在人工激振下的试验和简谐激振下的试验,给出了试验结果.并探讨了阻尼器在不同电流输入时的减振效果,研究了不同索力和不同电流输入时磁流变阻尼器对拉索模态频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昆 《中国铁路》2002,(4):62-63
回顾铁路数字同步工程建设概况,论述了“定时传送”是铁路数字同步网的核心技术,提出积极采用国产氢钟作为基准定时源设备的网络规划设想。  相似文献   
14.
李昆  黄卫东  王鹏 《上海公路》2010,(4):10-14,22
在应力吸收层参数对其防反性能分析的基础上,采用AC-10级配设计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相比单一粒径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该级配不仅发挥了橡胶沥青黏度高、弹性大的优势,级配的设计更增加了应力吸收层的防水和黏结效果。考虑到STRATA应力吸收层良好的防反效果,同时对其加以设计比较,还就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黏结性和模量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了适合于应力吸收层的材料和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15.
结合实际工程,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早期变形和应力试验.试验选取有代表性的预应力混凝土梁4片,精密水准仪测量梁的变形,用内埋式钢弦传感器结合应变片进行应变测量.试验表明初始张拉时,梁的弹性变形接近理论计算值; 30 d总的变形为初始弹性变形值的1.5~1.8倍;适当延长加载龄期可以减小徐变变形;梁内应力随时间有所增加,边梁增加幅度大于中梁,但整体而言,增幅不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水流对桥墩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分别建立了水与实体桥墩和空心桥墩的流固耦合模型,计算了各自的振动频率,并与理论公式的计算结果比较,两者基本吻合.分析后得出结论:考虑内部水流作用时,空心桥墩的自振频率随壁厚的减小呈现先缓慢增大,后迅速减小的趋势;水流对高墩和薄壁墩自振频率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7.
AGV可以根据不同的运行工况、工艺布置和多种储存要求进行灵活部署,车辆可以根据调度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和调整。降低了人员的工作负荷和成本投入,并且可以将AGV调度系统与工厂已经部署的MES系统进行信息联通,间接提高整个生产系统的运行效率。研究设计了一种模块化的调度系统,通过数据库、任务分配、路径规划、交通管制、网络通信多个方面的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对AGV运行状态功能进行有效监管和控制。目前已经完成了16台AGV的调度控制。  相似文献   
18.
自动导引运输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从线路固定的磁导引到灵活的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导引,AGV配置发展越来越多元化。针对汽车行业生产物流工况,设计了一种磁导型固定线路AGV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单片机与PLC结合的双芯片形式,用来控制AGV及E型物流列车(E-Frame)系统的行走和转向、导引和纠偏、激光防撞、空满交换及信息反馈各项功能。该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开发周期短、功能拓展灵活,在现阶段汽车行业更新换代快速的背景下,快速匹配用户新的需求,减少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9.
斜拉桥属于高次超静定结构,在温度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轴向变形、挠曲等变形,对结构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一独塔斜拉桥成桥后的温度场进行现场测试,利用有限元软件VSES对主梁在温度场作用下应力和挠度的变化进行了计算分析,列出温度荷载作用下斜拉桥应力、位移及索力的变化情况,取得了一些结论,可为斜拉桥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数字同步网技术发展历史,提出了以“定时传送”为核心技术的数字同步网络规划建议,并积极介导采用国产氢钟作为同步定时基准源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