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80篇
综合类   33篇
水路运输   18篇
铁路运输   25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为降低SMA造价,选择玄武岩、辉绿岩、石灰岩、花岗岩等四种石料不同组合配置SMA沥青混合料,以评价水稳定性为切入点,采用真空饱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多轮车辙仪(RLWT)试验、高温水煮法试验以及掺配抗剥落剂试验等开展对比研究,探索利用成本低廉强度高的酸性花岗岩石料配置SMA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石料SMA各组合方案中,花岗岩粗集料组合的结果最差,而掺配抗剥落剂的花岗岩SMA能够获得理想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2.
小岛法分析沥青混合料图像中级配颗粒组成的分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沥青混合料数字图像技术,针对碎石颗粒外观所表现出的轮廓尺寸测定的无标度性和粒径变化所表现出的颗粒间的统计自相似性开展了级配分形特性研究,给出了"小岛法"计算级配颗粒组成的分形维数计算方法,并设计了常见的3种石料4种沥青混合料级配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小岛法"可以定量描述集料颗粒级配组成的分形特性,不同级配具有不同的分维值,其结果为大于1的数.  相似文献   
153.
李智  曹海波  陈团结 《公路》2022,(4):55-61
为评价重载交通条件下桥面沥青铺装的抗剥落性能,基于改进的重载处理方法和水浴预处理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路面常用6种沥青的种类、用量、指标以及4种集料的种类、级配对沥青混凝土抗剥落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沥青和集料均对重载作用下桥面沥青混凝土的抗剥落性具有显著影响。6种沥青中环氧沥青成型的混凝土试件具备最优的抗剥落性能,沥青3大指标中软化点与沥青抗剥落性能相关性较好,可作为重载交通下桥面沥青铺装中沥青种类的选取指标;重载交通下桥面沥青铺装中集料选取除了考虑要求为碱性集料外,集料的坚固性也是沥青混凝土抗剥落性能的重要影响指标。  相似文献   
154.
林湘  李智 《铁道勘察》2024,(1):151-156
为了找出一种适应于佛山地区地下结构的腐蚀性处理通用方案,以佛山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相关岩土工程勘察为依托,采用文献调研、规范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不同规范中抗腐蚀性相关要求进行深入分析,再对GB/T 50476—201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既有佛山地铁3号线、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至顺德段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适应于佛山地区地铁结构的地下水腐蚀性防治设计标准。在佛山地铁4号线先期开工点中的应用结果显示,按上述设计标准执行时,相关性能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5.
硅藻土改性沥青胶浆的动态粘弹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民  张肖宁  李智 《公路》2006,(10):145-149
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硅藻土改性沥青胶浆进行动态温度扫描试验,比较球状、杆状以及不同掺量硅藻土对沥青胶浆高温稳定性、老化以及疲劳性能的影响,并对加入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及水损害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杆状硅藻土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好于球状硅藻土,加入硅藻土会降低硅改沥青胶浆的疲劳性能,但受硅藻土的类型及所提供的掺配比例的影响不大。经过短期老化后,硅改沥青胶浆的高温和疲劳性能变化趋势基本没有发生改变,硅藻土可以明显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及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6.
介绍了汽车自动变速器油的特性和选用方法,阐述了油面高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自动变速器工作性能的影响,指出了自动变速器油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7.
李锋  段仲渊  李智 《城市交通》2007,5(5):33-37
针对现有交通仿真模型在开发、更新和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深圳市城市交通仿真系统(SUTSS)的开发,提出了交互式城市交通仿真平台开发的目标和功能要求,详细论述了深圳市交通仿真平台开发的体系结构和仿真流程的实现方法.交互式交通仿真平台由规划设计人员与模型测试人员结合项目共同完成测试分析工作,加强了规划设计人员和模型测试人员的协作,加快了模型基础数据的更新,提高了模型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8.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和保有量双双提升,先进复合材料作为轻量化效果最明显和可靠性最佳的轻量化材料之一,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进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汽车用复合材料随着汽车轻量化的推进和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汽车用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比例逐步提升,所以文章将结合车用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和情况,从整车开发和应用的角度探讨车用复合材料应用与开发关键。  相似文献   
159.
冯树才  曲东旭  陈彦臻  李智 《船舶》2023,(4):97-104
为进一步降低船舶能耗,该文以某大型散货船为研究对象,提出直接进气系统的设计方案。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数值模拟法,对设计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对直接进气系统在实船上的应用进行探讨。理论分析与实船验证结果表明:进气风道内流速与设计流速相符,直接进气系统总阻力远低于许用限制值,通过增压器的自吸能力可直接吸入舷外空气,系统设计合理;应用该系统后,主机、辅机油耗降低,机舱风机运行总能耗降低50%,初始投资回收周期短,可降低船舶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60.
由于支座、桥墩地基等的作用,桥梁端部实际受弹性支承约束,且因施工误差、材料老化等影响,两端支承刚度常常不等。为揭示支承、梁体、车辆之间的耦合关系及不等支承条件的影响,建立了不等支承刚度条件下桥梁-车辆动力耦合解析理论。首先,基于振型叠加法推导了考虑不等支承刚度约束的桥梁、车辆动力响应闭合解,解析了弹性支承条件对车-桥系统响应的时频影响关系;其次,建立了弹性支承条件下车-桥耦合有限元模型,验证了解析理论的准确性;然后,研究了弹性支承刚度及左、右不等程度对车-桥系统响应的放大效应;最后,探索了基于车辆响应的桥梁频率及支承刚度状态的间接测量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支承刚度衰减使桥梁频率降低,响应幅值增大,且频率阶次越高影响越显著;(2)车-桥系统响应幅值与车辆起始运行位置的桥端支承刚度成反比,从刚度弱侧支承端出发的车辆响应被显著放大,即“弱侧放大”现象;(3)车体响应中包含桥梁频率,且呈现左右对称分叉特征,证实了利用车体加速度响应识别弹性支承梁频率的可行性;(4)利用车辆正反双向行驶加速度响应的“弱侧放大”现象,可判别桥梁支承的弱刚度端,同时增强桥梁频率的辨识,且对路面平整度、结构阻尼、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