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101篇
综合类   102篇
水路运输   122篇
铁路运输   59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随着行业新规范的实施,对设计阶段进行运行速度检验提出了强制要求,设计阶段对路线设计、几何指标和线性组合设计采用运行速度检验,能够有效提高线形设计的连续性、协调性,提高设计质量和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02.
为探讨双薄壁墩几何参数对矮墩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的影响,以某(60+100+60)m连续刚构桥(墩高15m)为依托,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采用反应谱法及非线性时程反应法,分析双薄壁墩壁厚和双肢中心距对该桥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双薄壁墩的壁厚和双肢中心距对连续刚构桥的各阶振型基本没有影响;桥梁1~5阶自振频率随壁厚的增加逐渐增大,2~5阶自振频率随双肢中心距的增加逐渐增大;随着壁厚增大,桥墩控制截面内力显著增大,双肢中心距对桥墩内力影响较小;墩顶、墩底截面的塑性转角和墩顶纵向位移随壁厚的增加明显减小,双肢中心距对截面塑性转角和墩顶纵向位移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03.
主要从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技术入手,首先从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的施工工艺流程展开全面和系统研究,确定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的主要施工流程,然后通过对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准备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施工经验,提出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要点,为我国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4.
庞小冲  唐学军 《隧道建设》2011,31(5):566-568
由于地形、地物等条件的限制,项目选线中隧道洞口段位于回旋曲线上,考虑到洞口段行车的安全,规范对隧道出入口的平面线形一致性有专门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分歧。以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不设缓和曲线的圆曲线最小半径以及回旋曲线最小长度计算出的临界内移值P,提出了一个隧道出入口平面线形一致性检验的定量化判据,即行车道中心线上距洞口3s设计速度行程终点与驾驶员继续按设计时速行驶3s后的位置偏差△D≤临界内移值P,否则就认为不满足一致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5.
阐述了应用大质量法模拟行波效应的基本原理,推导了大跨度桥梁考虑行波效应影响的分析模型及求解方法.以某一实际铁路大跨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在不同的视波速下的行波效应对斜拉桥主塔地震反应的影响,并与一致激励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行波效应对铁路斜拉桥主塔的地震反应影响较为显著,进行抗震设计时,应重视行波效应对主塔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6.
针对浅海海域饱和砂土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法和抗液化剪应力法进行液化判别分析,对海底浅表层砂土液化判别时,发现对于设计地震第一组、7度和8度条件下,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版推荐的原判别公式比2010版推荐的新公式液化判别结果安全度要高,当工程场地浅表层有砂土分布时,建议采用原判别公式进行液化判别更偏于安全。抗液化剪应力法对海域砂土的液化判别成功率较高,有着较好的适宜性,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液化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107.
隧道需风量是制定通风方案的基础和依据,其不仅直接关系到通风工程的投资规模,而且还关系到隧道后期运营的安全和舒适。通过对永古高速公路隧道需风量相关的基准排放量、海拔高度系数、控制工况等参数的分析和研究,确定了针对高海拔大纵坡特长公路隧道的合理需风量,为合理通风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8.
图的连通性分析在系统可靠性分析、系统结构优化等领域有重要作用,该文为分析有向概率图的连通性提出了一种仿真算法。对该方法使用MATLAB和GENIE软件进行仿真,首先通过MATLAB计算网络连通分布情况,得到中间结果,然后将中间结果输入到GENIE,可以根据相互独立的各边失效度分析有向概率图连通的概率、各边失效时网络连通概率、网络不连通时各边失效概率以及进行灵敏度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度准确,运算速度快,适用于复杂结构的有向概率图连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9.
以白云山车站隧道为依托,采用有限差分数值分析软件,对连拱与大跨度车站隧道过渡段进行了施工力学行为研究,获得了过渡段施工过程中隧道周边位移、塑性区和应力场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0.
在现有公交等共用交通工具上仅存在框架已固定的行李架及少量可折叠行李架,上述两种行李架前者占用空间过大,后者操作方式繁琐。本设计结构合理,实用性强,且配备安装有红外感应装置与伸缩结构电性连接,将行李箱放置于该行李架前时,行李架接受的信号改变,随即其形态由折叠状态展至工作状态;且该设计可因行李箱的尺寸进行自适应调节,直至调节为契合该尺寸的最佳工作形态为止;将行李拖走时,该设计自动收缩折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