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2篇
  免费   268篇
公路运输   3677篇
综合类   1557篇
水路运输   1610篇
铁路运输   1603篇
综合运输   313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26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381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399篇
  2010年   372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339篇
  2007年   353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384篇
  2002年   387篇
  2001年   260篇
  2000年   251篇
  1999年   272篇
  1998年   213篇
  1997年   208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文章采用正态1∶100物理模型试验的研究手段,分析平陆运河青年船闸工程设置隔离墩、隔流墙对通航水流条件的改善作用,从而优化青年枢纽船闸布置方案。研究表明:受地形条件及船闸平面布置制约,船闸平面布置方案一在船闸上、下游最大通航流量为1 000 m3/s时,日径流保证率为99.64%;基于平面布置方案一优化后的方案二,上游最大通航流量也为1 000 m3/s,其下游最大通航流量则提高到1 200 m3/s,日径流保证率升高至99.76%。  相似文献   
332.
李大为 《公路》2006,(7):90-92
分析了大跨径桥梁合拢的影响因素后,对西江大桥合拢技术措施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333.
目前高速公路管理从建设管理向大规模运营养护管理转变。虽然各运营养护相关单位、部门有开展各自业务的信息化工作,但因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各业务板块之间存在信息壁垒,无法做到高效的数据贯通,实现业财融合,也与目前提倡的精细化养护、数字交通等要求有着较大的差距。本文结合高速公路管理转变的时代特点以及目前高速公路精细化养护的痛点难点,提出了适用于高速公路土建专业板块的数字化编码体系。着力解决高速公路数字化养护过程汇总存在的问题,在实现养护作业基础资料数字化的同时,也为实现数字交通建设搭建数据底座。  相似文献   
334.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簧下质量大导致轮胎动载荷增加,并且电机电磁力和转矩波动对车轮造成电机激励,进一步加剧车轮振动引起垂向振动负效应的问题。鉴于此,考虑电机的电磁激励,建立了电动汽车-路面系统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弹性支撑边界条件下路面结构的模态频率和振型表达式,以及路面振动引起的二次激励。计算了简支与弹性支撑边界条件下的路面模态频率,根据频率分布进行了截断阶数选取,并分析了边界条件、电机激励和车速对路面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行驶速度、路基反应模量及路面不平顺幅值下,激励形式对汽车车身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和轮胎动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路面不平顺幅值越小,弹性支撑对路面响应的影响越大,弹性支撑边界条件下的路面响应较小,电机激励会引起路面响应的增加;弹性支撑边界条件下,路面不平顺幅值和路基反应模量越小,考虑路面不平顺、路面二次激励和电机激励的三重综合激励对电动汽车响应的影响越大,激励形式对轮胎动载荷的影响最大,对车身加速度的影响次之,对悬架动挠度的影响最小;电机激励导致轮胎动载荷增加,对路面破坏和寿命产生的负效应不容忽视。所建电动汽车-路面系统机电耦合模型及研究思路可为电动汽车垂向动力学分析提供参考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35.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各驱动轮转速和转矩可以单独精确控制,便于实现整车动力学控制和制动能量回馈,从而提升车辆的主动安全性和行驶经济性。但车辆在回馈制动过程中,一旦1台电机突发故障,其他电机产生的制动力矩将对整车形成附加横摆力矩,从而造成车辆失稳,此时虽可通过截断异侧对应电机制动力矩输出来保证行驶方向,但会使车辆制动力大幅衰减或丧失,同样不利于行车安全。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并验证一种基于电动助力液压制动系统的制动压力补偿控制方法,力图有效保证整车制动安全性。以轮毂电机驱动汽车为例,首先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以及轮毂电机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回馈制动失效的整车失稳特性以及电机转矩截断控制的不足;然后,建立了电动助力液压制动系统模型,并通过原理样机的台架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接着,基于滑模控制算法设计了制动压力补偿控制器,并在单侧电机再生制动失效后的转矩截断控制基础上完成了液压制动补偿控制效果仿真验证;最后,通过实车试验证明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单侧电机再生制动失效工况下,通过异侧电机转矩截断控制和制动系统的液压主动补偿,能够使车辆快速恢复稳定行驶并满足制动强度需求。  相似文献   
336.
针对船舶火灾探测误报率高的情况,为提高火灾探测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多传感器火灾信息融合方法。经过仿真试验证明,通过多传感器探测数据的有效融合,可以大幅提高火灾探测系统的火灾识别率。  相似文献   
337.
为优化非对称悬挂式轨道梁的结构构造以满足运营刚度和强度等要求,参考国内外已建成的类似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初步设计了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结构,采用设计软件Midas/Civil和Abaqus建立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整体分析和局部受力分析。调整截面尺寸、跨径和板厚等参数,分析非对称悬挂式轨道梁的变形和应力分布。研究表明:轨道梁结构跨径取30 m比较合适,当截面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增加钢板厚度能有效地提高轨道梁的刚度与强度,但当钢板厚度增加到一定值后,轨道梁刚度提高的速率明显减缓,此时加大截面尺寸比增加板厚对结构强度与刚度的提升效果更好,更能减少用钢量,经优化最终提出了一种新型悬挂式单轨轨道梁结构。  相似文献   
338.
软粘土在受到不同应力水平动荷载作用时动力特性差异较大,在低水平动应力作用下土体强度呈现循环弱化并趋于稳定状态,在高水平动应力作用下土体强度会发生循环破坏,高、低动应力水平的临界值称为临界动应力。目前研究大多针对低水平动应力作用下土体强度循环弱化问题。针对烟台港淤泥质粉质粘土开展了一系列动三轴试验,探究淤泥质粉质粘土的临界动应力变化特性及土体在高水平动应力下的强度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围压、不同固结静偏应力和不同超固结比条件下软粘土的动力特性。通过对动强度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给出了土体临界动应力随固结围压的变化规律,得到了综合考虑循环次数、围压、静偏应力和超固结比的土体动强度模型。依据已有的低水平动应力下循环强度弱化模型和建立的高水平动应力下动强度模型,通过二次开发将其在ABAQUS软件中实现,建立了综合考虑不同动应力水平下土体强度循环弱化和循环破坏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并通过实例研究了土体强度循环破坏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9.
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Paralle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包括电池、驱动电机、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等多个关键部件。各部件效率特性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要实现系统整体效率最优,需要辨明影响系统效率的控制参数,并对系统整体效率最优的控制参数进行优化。以装备无级变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CVT)的PHEV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系统各关键部件的效率特性进行分析,建立各关键部件效率模型,明确各部件效率与控制参数、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下动力传递路径中不同部件的效率耦合关系进行分析,推导出系统燃油消耗量与动力系统各状态参数、控制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分析结果,选取车辆需求功率及车速为状态参数,变速器速比及发动机转矩为控制参数,以系统燃油消耗量最小为目标建立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对系统优化问题进行定义。根据优化问题的特点,设计基于模拟退火的优化算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获取系统燃油消耗率最小时变速器目标速比和发动机目标转矩随状态参数的变化关系。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对所述优化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并搭建混合动力试验台对优化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无级变速器效率对系统整体效率影响较大,采用优化控制规律使发动机效率有所降低,但无级变速器效率升高更大,系统整体效率升高;在功率需求一定的循环工况下,优化控制算法比传统上仅以发动机效率最高为目标的控制算法节油1%~2%。  相似文献   
340.
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移动支付也必将成为现有ETC、MTC支付的有益补充形式。本项目在总结高速公路现有收费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合天津高速公路移动支付的收费模式及相关系统结构,同时在既有收费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功能扩充,并在试验场环境下进行了初步的验证。本论文通过总结高速公路领域的各种移动支付手段,给出了一种适合天津市高速公路移动支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