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7篇
综合类   48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1.
转向架作为跨座式单轨车辆的关键部件之一,其结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车辆的运行安全.基于HyperWorks/Optistruct平台并结合拓扑优化技术,对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进行结构改进和拓扑优化设计.优化结果显示,在满足其工作性能的条件下减少构架用材并提高结构刚度,为构架后续的详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2.
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中力与加速度的相互关系,即研究单轨车辆的运动方程,基于汽车行驶阻力和列车运行阻力两种计算模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时的主要阻力进行探究.推导出了跨座式单轨车辆在不同线路中运行阻力的理论公式,基于SIMPACK建立了曲线附件阻力的理论公式,提出了加速附加阻力公式.  相似文献   
113.
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中力与加速度的相互关系,即研究单轨车辆的运动方程,基于汽车行驶阻力和列车运行阻力两种计算模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时的主要阻力进行探究.推导出了跨座式单轨车辆在不同线路中运行阻力的理论公式,基于SIMPACK建立了曲线附件阻力的理论公式,提出了加速附加阻力公式.  相似文献   
114.
随着虚拟样机的发展,各类仿真分析软件被广泛运用于汽车制造业等领域。然而,用户需花大量时间了解和熟悉各类软件的繁琐命令和功能,影响了使用效率。基于以上问题,开发了基于ADAMS/View的汽车制动分析模块,并通过该模块的开发快速实现用户特定的汽车制动仿真分析,降低使用标准,缩短开发周期,节约成本。同时可考虑开发实现自动建模及整车性能分析等功能的相关模块并系统化,这种对现有软件的二次开发思想,有利于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同时可推广到其他制造行业。  相似文献   
115.
基于移动网格技术的发动机内气体流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四冲程发动机的计算流体(CFD)模型,进行了四个冲程及进排气阶段气流流动的仿真模拟及分析,给出了发动机气缸内流场的优化方案,为CFD在发动机上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6.
以汽车转向器在线检测设备为研究对象,介绍其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和软件设计,阐述在调试过程中数据处理方法和程序控制技巧,以及如何实现检测高效率和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17.
随着汽车保有量急剧增长,能源已出现短缺或长期供应不足,车用能源多元化和技术路径多样化的发展道路已被世界各国认可。文章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车用能源的发展状况,并对几种主要的车用能源及新型动力车进行综合分析,展望了我国车用能源及新型动力车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8.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参数设计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一常规车型用CRUISE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其动力性和经济性结果.再改装此车型为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并选择设计动力系统各参数.再次通过仿真得出改装后的性能.和原车型相比,动力性基本不变,燃油经济性却有较明显的改善,说明动力系统参数的匹配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9.
分析了汽车在典型循环工况下制动时前后轴上的制动力和制动能量的分配规律,以此为依据,介绍了电动汽车的三种制动控制策略,并着重分析了结构和控制都比较简单且容易实现的并行制动控制策略。通过对实例汽车的仿真分析,得知并行控制策略能回收制动能量的55%左右,目前来说在电动汽车上应用该策略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0.
单轨列车高速行进中,弓头往往会发生较大振动冲击刚性接触网,降低弓网受流质量与寿命,为此提出一种改善弓网关系的主动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首先分别建立了单轨弓网耦合的线性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以及无刷直流电机的双闭环控制驱动模型;然后结合分数阶PID控制算法,完成了整个主动控制系统的建模;最后对比分析了列车不同时速下受电弓被动控制和主动控制接触力的响应以及弓头的抬升量,并分析了主动控制的响应速度.研究结果表明:该主动控制方法的响应速度能够完全满足高速状态下弓网关系的调节要求,且能够明显降低接触力波动,缓解弓网碰撞,减少弓网磨损,提高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