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8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1.
主要论述了乌江特大桥思南端滑坡地质,分析了其地质结构及成因,且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该工程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桦 《综合运输》2004,(8):44-46
在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铁路运输行业的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由于铁路运输行业的特殊性和铁路改革任务的艰巨性,使得其改革的进程与人们的预期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出现了一些争论,其焦点一直集中在如何打破垄断,  相似文献   
13.
14.
杨桦 《中国电动车》2009,(12):11-12
MicrosoftExcel是MicrosoftOffice应用软件包中的一员,是一个功能强大、技术先进、使用方便的表格式数据综合管理和分析软件。它采用电子表格方式进行数据处理,通过丰富的内置函数和分析工具可以进行各种数据处理、统计分析、辅助决策,并具有强大的制图功能,可以方便地绘出各种专业图表,实现了图、文、表三者的完美结合。近几年来,人们广泛利用其工具来进行财务预测,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利用Excel来建立季节预测模型的方法,相信通过这些方法,有助于我们科学的分析市场,准确的预测市场,从而更加灵敏的反应市场,更加有效的满足市场,有利于提升市场营销主体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15.
轨枕悬空条件下的列车-轨道系统竖向振动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道床作为散体结构本身具有弹、塑性,在列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会发生沉降,沉降的不均匀导致轨枕悬空的情况,基于列车—轨道系统竖向振动分析方法,研究1根和几根轨枕悬空时列车—轨道系统的竖向动力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当列车通过悬空轨枕时轮轨相互作用增大,其中轨枕的竖向位移及加速度增长最明显,且随着悬空轨枕的根数增加,动力响应增长越明显;即使毗邻轨枕的支承良好,也受到悬空轨枕的影响,轨枕位移及加速度增长显著;轨枕悬空会加速轨道结构的破坏,甚至危及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6.
传统船舶的故障数据自动分类方法,存在故障数据类型定义不准确、分类时间过长等弊端。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基于关联规则的新型船舶故障数据自动分类方法。通过船舶故障数据的采集及预处理、数据的进一步挖掘两大步骤,完成关联规则下的船舶故障数据感知。通过BP自动分类神经网络设计、船舶故障数据的归一化处理、HIWO自动分类算法设计三大步骤,完成新型船舶故障数据自动分类方法的搭建。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新型船舶故障数据自动分类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可以在提升故障数据类型定义准确性的同时,有效控制分类时间。  相似文献   
17.
常规船舶监控系统数据储存占用空间较大,存在数据重复储存率高和信号传输速率较低的不足。为此提出船舶监控系统数据存储优化方法研究。导入储存环境感知控件,对Hash集合与索引节点进行判定,将重复数据删除;对常规监控数据格式进行优化,利用哈夫曼编码将非特征子节点压缩重构,完成船舶监控系统数据存储优化方法研究。试验数据表明,提出的储存优化方法较常规数据储存方法数据重复率降低7.98%,信号传输速率提高71.29 Mbps。  相似文献   
18.
人脸识别系统中的特征提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人脸识别系统中正面人脸的特征提取,通过区域增长从人脸图像中分割出人脸,再利用边缘检测,Hough变换,模板匹配和方差投影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提取出人脸面部器官眼睛,鼻子和嘴巴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光照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晋中分局的公路养护改革,建立起了责权一致、管养分离、公平竞争的养护市场,促进了公路养护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路基填土高度评价体系,分析了路基填土高度的影响因素指标,介绍了一种路基填土高度的计算方法,应用该评价体系对滨海平原区进行了路基高度综合评价,得出了合理的路基填土高度范围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