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56篇
综合类   56篇
水路运输   46篇
铁路运输   55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水面舰船航行性能设计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设计优化问题,适宜于采用基于系统工程思想的MDO创新设计理念和方法。文章首先分析了水面舰船航行性能设计领域开展MDO应用研究的重要意义,之后阐述了MDO概念内涵;制定了总体研究思路,确定了系统设计目标、技术指标及顶层设计技术方案,剖析了需要首先解决的若干关键技术,并给出关键技术的攻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阐述劳动力供给对铁路装卸效率影响的基础上,从人工装卸费率及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诉求2个方面对铁路装卸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加大机械化装卸力度、调整机械作业和人工作业收费标准的比价关系、加强装卸队伍建设等解决铁路装卸劳动力供给问题的对策,为铁路货运发展筑牢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为解决地质建模软件Earth Volumetric Studio(EVS)存在的地层建模方法无法对钻孔揭露地层比较复杂的情形进行层序划分,岩性建模方法无法生成连续光滑的层间界面等问题,以南宁市轨道交通3号线青秀山站至博艺路站区间段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同时具有表达复杂透镜体和清晰的地质层面能力的EVS地层-岩性建模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将该方法分别与地层建模和岩性建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和交叉验证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地层-岩性建模方法建立的模型比单独使用地层模型和岩性模型更能反映实际的地质情况,且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模型的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较地层建模方法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正智慧港口建设是天津港推动智能化升级的重要举措,而实施集装箱优先发展战略是天津港建设国际一流现代化强港的重要支撑,集装箱板块的提质增效是天津港重塑竞争优势的突破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作为交通运输体系枢纽和宏观经济晴雨表的港口,影响其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加速变革,货物吞吐量增速总体呈现放缓的趋势,港口发展由高速增长阶  相似文献   
16.
樊海辉  梁昆  杨磊 《水运工程》2019,(S1):48-51
建造在风化岩地基上的高桩码头,当地质变化较大、岩层起浮波动且存在较多裂隙或地质与设计不符时,若岩石强度高,钢管桩在打设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导致嵌岩桩冲孔过程中发生卡锤,无法正常成孔,影响桩基施工。以柬埔寨优联码头工程为例,阐述如何避免嵌岩桩施工时钢管桩的变形,介绍钢管桩变形后采用水下切割并对切割处进行堵漏等方法,保证了嵌岩桩后续的正常施工。施工完成的嵌岩桩经检测均为I类桩,证明此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杨磊  黄铭  夏国星  王驰 《中外公路》2011,31(5):28-32
依托江苏某省道软基处理工程,对桩周土压力和超孔隙水压力进行现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粉喷桩施工过程中,桩周土体同步产生较大超静孔隙水压力和土压力,随离桩距离增大而减小;施工完成后3h内超孔隙水压力基本消散完毕;粉喷桩施工速度越快,土体中产生的超孔压越大;超孔压朝着施工方向累积,背着施工方向表现出遮蔽现象;跳打施工比顺序施...  相似文献   
18.
根据铁路运输安全、正点和大密度运行的要求,高速铁路道岔安装了RD1型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对RD1型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的维护及故障处理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模板支架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介绍运用六四军用梁和六五军用墩施工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各项检算,阐明支架施工工艺流程和主要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杨磊  刘卫斌 《中国水运》2006,4(4):20-22
在简述Visual Basic 6.0 软件开发程序和Pro/Engineer 3D CAD/CAM 系统软件的基础上,阐述了利用这两个工具编制计算机辅助玻璃钢游艇设计系统的过程.该系统可以通过输入设计新船的主尺度及部分型值要素,通过光顺计算取得到新船的型值表,并利用Pro/Engineer 进行船体型线的三维建模.最后提出船舶CAD软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