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1篇 |
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54篇 |
综合类 | 226篇 |
水路运输 | 135篇 |
铁路运输 | 167篇 |
综合运输 | 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32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53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40篇 |
2006年 | 76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为了研究涵洞在三维场景下的协同设计、模型实时交互创建方法与二维成果转换,基于BIM、协同设计平台与数字化技术,形成了数字化三维铁路箱涵设计软件。提出:(1)各涵洞构件以不同的工程与结构特性分类建模,再整体拼装,将涵洞常用工程参数融入建模过程中,并通过不同的适用条件与分类标签对涵洞进行数据库管理,便于设计复用;(2)基于不同层级构件使其形成构件树列表,对项目中的涵洞工点进行管理,调用协同接口读取线路、地形、路基等关联专业的三维BIM模型作为环境参数与约束条件进行正向设计,实时调整涵节布置、斜交角度、填土厚度、涵轴坡率等结构控制参数;(3)建模完成后,可通过协同接口输出涵洞的结构尺寸、位置信息等工程信息,向专业计算软件与二维出图软件提供交互数据,提高不同专业间、不同设计阶段间的信息传递效率,并输出二维图纸成果,实现了基于三维协同BIM模型的数字化设计信息高效传递和利用。该铁路箱涵三维设计软件在成达万铁路中进行了应用,快速进行数百个涵洞正向设计,并根据实际环境进行设计调整,优化设计参数,排查不同专业间接口问题,相比以往的设计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三维建模效率,减少人为因素产生的设计问题,为桥梁工程... 相似文献
862.
863.
864.
高等数学存在的矛盾,即对立统一辩证法,无处不在。若要把这门课上得精彩分呈,就有必要利用辩证法讲述其中,本文在这方面做了些探索。 相似文献
865.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我国加入WTO,各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争夺市场、争夺顾客,归根到底是质量战。好的质量是低成本、高效率、低损耗、高效益的保证,也是企业长期赢得顾客、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供应商提供零部件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成本, 相似文献
866.
调研我国高速铁路典型桥梁的实测自振频率和运营列车的实测竖向加速度,发现在列车荷载的周期性作用下(40+56+40) m和(40+64+40) m连续梁可能发生共振,阐述了列车与桥梁结构之间的共振作用机理。以(40+64+40) m连续梁桥为例,基于实桥参数和通用图的设计参数分别建立车桥耦合动力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实桥自振频率通常高于设计值,导致列车实际共振速度与设计频率对应的共振速度存在差异,当实际桥梁的自振频率处于共振频率范围内时,需要根据实际桥梁的混凝土弹性模量、二期恒载等参数进行动力响应分析;运营车速范围内引起了连续梁桥的共振响应,但桥面振动加速度满足规范要求,轨道结构保持稳定,车辆并未受到周期性激励,未发生车辆共振,仿真分析结果与实测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867.
随着厦门港邮轮中心至鼓浪屿游客航线的开通,其安全问题受到各界的关注。东渡航道通航环境复杂,船舶交通流量大,为降低客渡船的航行风险,保障客渡船航行安全,本文对邮轮码头至鼓浪屿客渡船航线进行通航风险分析,主要从船舶会遇、多条航线交汇、不按规章航向、能见度不良航向等风险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以保障客渡船的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868.
869.
通过对南宁地铁那洪立交站基坑工程的施工监测,分析了不同施工阶段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的墙顶竖向位移、墙顶水平位移和墙体深层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超长L形深基坑台阶法开挖围护结构的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L形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形状效应显著,长边段中部的墙顶竖向位移量最大,交汇处次之,短边端最小;开挖深度较浅时,墙顶竖向位移以沉降为主,随着深度增加,围护结构发生波动隆起变形;同一区段内墙顶水平位移方向相一致,以向坑内变形为主;坑内开挖深度差导致不同深度侧的墙顶水平变形量差异较大,且变形方向相反。此外,还得到了不同开挖深度对应的墙体深层水平位移最大值变化范围及其所处深度范围。 相似文献
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