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5篇
水路运输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珊瑚礁砂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一带一路”沿岸各个国家的特殊岩土材料,由于其易破碎、变形大、高压缩性的工程特性,其地基处理所适用的工艺与最终加固效果也与普通的陆源砂存在一定差异。依托实际工程,对吹填珊瑚礁砂地基进行多种不同工艺参数的无填料振冲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珊瑚礁砂表层增加反插和提高留振时间工艺,可有效提高桩间土密实度;而对于底部中密珊瑚礁砂层,如须进一步提高加固效果,应使振冲点间距≤3 m;对于高细粒含量松散珊瑚礁砂层,增加反插和提高留振时间工艺能有效提高桩间土密实度,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振冲间距不能明显提升最终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2.
挖入式港池基坑止降水对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依托卡塔尔多哈新港项目,通过对该挖入式港池深井降水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对地下水流向和井间距、井深及井径等参数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3.
选取国内外4本常用碎石桩设计规范和文献,即美国联邦公路局规范、欧洲常用的设计参考文献以及国内的《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水运工程地基设计规范》,分别从碎石桩适用性分析、桩体材料级配要求、碎石桩设计参数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依托东帝汶Tibar港工程,对比采用不同规范和文献时碎石桩地基处理设计参数的确定过程。结果表明,适用性分析方法方面,欧美规范和文献提供了量化级配分析表,国内规范仅提供定性分析;桩体材料级配确定方面,欧美规范和文献均提供了典型级配曲线,而国内规范仅提供原则性规定;桩径和桩间距确定方面,欧美规范和文献均提供了经验关系设计图,而国内规范仅提供适用的范围值。  相似文献   
14.
目前有关无填料振冲密实法相关原理和工程应用已有很多,但有关无填料振冲国内外标准的对比分析几乎没有。针对无填料振冲密实法在国内外标准设计条文的差异性,选取英国CIRIA协会标准C573、英国ICE协会标准、美国国防部军工手册和中国港口工程地基行业规范,对4种常用设计规范的条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英国CIRIA协会标准和美国国防部军工手册均提供较详细设计表格,指导性强;而中国港口标准和英国ICE协会标准则仅提供原则性规范和具体数值范围。同时基于科威特LNGI工程项目,比较不同间距设计方法在同一设计密实度要求下的差异性,为国内完善无填料振冲设计规范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的原理,推导了干施工条件下重力式码头方块墙沉降与旋转的理论计算方法,并对重力式码头试验段的沉降与旋转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方块墙沉降与旋转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变化规律一致,沉降与旋转均随着方块安装层数的增加而增大,但墙后回填碎石和墙上预压荷载后,墙趾处沉降继续增大,墙踵处沉降减小,并且墙体的旋转在预压后达到最大值。在重力式码头工程中推导的理论计算方法可应用于预判码头方块墙的沉降和旋转量、评价方块墙的预压效果以及预估现浇混凝土垫层的预设坡度。  相似文献   
16.
在深厚吹填砂土地基中,采用无填料振冲密实法较为普遍,但吹填砂土的级配和振冲工艺的密实电流、留振时间都会极大影响振冲效果,因此在吹填地基中进行质量监控分析,确定监控流程对确保振冲密实效果极为重要。依托科威特LNGI吹填地基项目分析可得,在吹填过程中应进行监控取样,并可依据可振冲性指数SN和级配曲线分区图对砂料进行初步评估;同时在陆域形成后,基于振前CPT进一步探查可振冲性差砂土的分布范围和深度,并在振冲施工时调整上拔间距和留振时间。经施工试验区分析确定,当选用180 kW振冲器、3. 75 m振冲间距时,在施工过程采用1 m上拔间距,施工过程中实施监控,确保留振时间达到40 s或密实电流大于420 A,满足其一即可达到密实度验收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临水船闸基坑由于需要提供坑内较大作业空间而较多地采用重力式水泥土搅拌桩作为支护结构,基坑外侧常采用钢板桩作为临时的挡水围堰。针对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过程对钢板桩围堰产生位移过大的问题,以某船闸基坑为例,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对于钢板桩临时围堰的影响,分析钢板桩围堰变形过大的原因。通过现场孔隙水压力试验得出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土体孔压在深度和宽度上的变化规律和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对周围土体的影响范围,并提出一种钢板桩围堰变形过大的解决方案。本研究可为类似基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卡塔尔多哈港池开挖土体膨胀性能,设计了两组不同细颗粒含量(粒径小于0.063 mm)的大型现场浸水模型试验,模型大小20 m×20 m×1 m,其中一半细颗粒含量小于20%,另一半35%~45%。研究结果表明:膨胀变形大致可分为初始快速膨胀、缓慢膨胀和稳定3个阶段;膨胀变形速率在细颗粒含量少的部分呈现初期速率较大,膨胀较快;而细颗粒含量高的部分初期速率较小,初期膨胀缓慢。两组不同细颗粒开挖回填料最终膨胀量均在9 mm左右,表明回填料对细颗粒含量敏感性不强,能满足膨胀量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碎石桩排水抗液化设计要求,成桩后桩间土密实度以及任意深度桩径均应满足设计指标要求.为了验证碎石桩设备在珊瑚礁砂地基成桩能力并获取合适工艺控制参数和质量控制流程,设置了现场试验区对比振冲工艺和振管工艺的成桩质量,分析桩间土挤密效果差异性.结果表明:1)在珊瑚礁砂地基,振冲工艺和振管工艺挤密效果差异不大.2)为了确保桩...  相似文献   
20.
剪胀特性是土体的重要特性之一,然而,经典的塑性力学理论高估了土体的剪胀性质,从而使土体强度背离实际情况。通过等效内摩擦角的方法,对原有的土体抗剪强度进行修正,反映出土体剪胀性对土体强度的影响。通过构建对数螺旋形式的破坏机构,推导出相应的内能耗散和外力功率表达式,结合极限分析理论和强度折减方法,建立边坡安全系数的求解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是合理的。随着剪胀角的不断增大,边坡安全系数增大的速度变慢,这种变化趋势是非线性的。针对不同的土质特性,提出相应的剪胀角取值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