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95篇
综合类   102篇
水路运输   149篇
铁路运输   86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31.
基于技术进步的观点,对金属材料成型中数值模拟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技术进步的观点,本文分析了在金属材料成型数值模拟软件开发中,可应用的新技术—即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友好的输出界面和数值模拟软件与CAD/CAM软件的集成。  相似文献   
132.
为分析弹簧托板的形式对摆动式转向架货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有限单元法将弹簧托板等效为一根弹性梁,根据Hook定律得到弹簧托板与摇动台的连接刚度,通过改变弹簧托板的半径,得到不同半径下弹簧托板与摇动座的连接刚度。运用多体系统动力学原理,考虑车辆各个部件的连接和接触关系,建立整个车辆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比不同弹簧托板半径下车辆的各主要动力学性能指标,得到较为合适的弹簧托板半径。综合对比不同弹簧托板半径下的车辆动力学分析结果得出,随着弹簧托板半径的增大,车辆的临界速度减小,车体横向平稳性增加,而车辆的运行稳定性指标出现波动,当弹簧托板半径为10m时,车辆的各主要动力学性能较好,其对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3.
结合某码头工程BIM技术应用实例,介绍、总结了参数化建模、模块化协同设计、模型与有限元分析的融合应用等设计经验以及基于BIM模型进行虚拟建造、模块化建造、可视化技术交底等施工经验。结合施工管控平台的初步应用,对运维阶段的延伸应用提出展望,为实现BIM技术在码头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4.
通过阐明Idriss和Boulanger判别法的发展演进及其理论依据,以孟加拉国吉大港卡纳普里河底隧道地质勘察项目为依托,对工区多个断面的饱和砂土地层进行液化判别,并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抗震规范》判别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国外工程砂土体的液化判别,用Idriss和Boulanger判别法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135.
<正> (续上期) 三、交通运输薄弱滞后使我国经济走了一条后劲不足的窄路,邓小平同志关于加强交通运输建设的讲话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联系我国的实际,总结一下过去的经验教训,用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所阐述的辩证  相似文献   
136.
三国的水战     
一部三国史,广义地说从公元190年的汉末军阀混战到公元280年西晋王朝统一中国,不过只有90年,可是,在这近一个世纪里,战争频繁,而在南中国,那就是坐据江东的孙氏父子和他们建立的吴国,凭借长江天险作为屏障,进攻或防御。水战,就成为东吴作战的一大特色。三国的水战,几乎都是环绕着这一中心展开的。  相似文献   
137.
京九线永丰营车站用粉喷桩加固地基的施工中,地层较为复杂,在不同的土层中遇到了不同的问题,文章对在回填土层、砾(卵)石层、粘土岩及薄煤层中所遇到的比较典型的问题及所采取的对策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8.
139.
本部分分析了在当今科技进步不断发展情况下,到下一世纪末机械化和自动化将达到的程度;并从分析把人从未来生产过程中排除出去的必要性、可能性和适宜性等问题出发,对100年后是否可能出现没有造船工人的造船业问题作出了回答。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