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65篇
综合类   44篇
水路运输   37篇
铁路运输   36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更好开发老师和学生都认可的《船舶柴油机》CAI课件,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院《船舶柴油机》CAI软、硬件环境,课程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船舶柴油机》CAI的授课素材使用率,以及学生对船舶柴油机CAI的优、劣势的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下一步设计开发出“内容精湛,制作精良”的《船舶柴油机》CAI课件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2.
为探讨盾尾注浆扩散半径及管片所受注浆压力的计算方法,将浆液的扩散过程简化为其在土体中大量孔径不均匀的毛细管中的渗流运动,建立了浆液渗透扩散力学模型.基于柱面扩散理论,假定浆液为宾汉姆流体,引入等效孔隙率替代土体初始孔隙率,通过模拟浆液在单个毛细管中的渗透过程,得到了考虑浆液时效性的浆液扩散半径和管片所受浆液总压力的计算式.结合具体实例,讨论了浆液扩散半径、注浆对管片产生的压力与注浆压力和注浆时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其他注浆参数相同时,在不同注浆压力和不同注浆时间条件下,浆液对管片产生的压力的增长速率均大于浆液扩散半径的增长速率;当盾尾建筑间隙影响厚度和土体等效孔隙率不变时,浆液流动锋面上毛细管总面积与浆液扩散半径成正比.   相似文献   
83.
针对钻孔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问题成因,提出了具体的施工控制措施,保证了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成桩质量。  相似文献   
84.
协调编组站调车线数量与其服务的编组去向数量,对缓解编组站作业压力,压缩车流中转时间具有积极的意义.分析列车编组去向和调车线运用关系,建立以编组站为中心的运输网络,借鉴分层枢纽选址思想,构建编组去向与调车线数量协调优化模型,运用ILOG CPLEX软件求解.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根据车流情况,可在一定程度上将部分衔接方向合并,使编组去向数量和编组站调车线数量相协调;与此同时,根据支点站数量及运价的变化情况,可单独设置编组去向或扩建新线提高能力供给.优化结果可为编组站扩能和日常组号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5.
将就地热再生技术与温拌技术相结合,对于提高路面养护施工效率,延长施工季节,促进公路养护作业的节能环保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高速公路就地热再生温拌实体工程项目,介绍了就地热再生技术与温拌技术结合应用的方法,并依据项目评价结果综合分析了两者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86.
分析列车确报在铁路运输生产中的主要作用,介绍列车确报信息系统的项目背景和发展情况.针对确报信息系统中实现计算机自动转发确报的难点问题,通过对3种转报模式详细的分析和对比试验,选取适当的确报转报模式,保障确报信息转发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7.
山岭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综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0引言 中国幅员辽阔,山川众多,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穿越祟山峻岭,隧道在公路路线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近些年,随着中国公路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山岭隧道比例持续增加。根据2010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有公路隧道7384处,总长5122.6km,其中特长隧道265处,共1138km,长隧道1218处,共2020.8km。  相似文献   
88.
为了解决聚合物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差、易离析、易老化等问题, 利用聚氨酯(PU) 对沥青进行化学改性; 制备了PU改性沥青,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试验研究了PU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 采用Brookfield旋转黏度试验、动态剪切流变(DSR) 试验、低温弯曲梁流变(BBR) 试验、旋转薄膜烘箱加热试验(RTFOT) 和紫外老化试验等评价了PU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和70#基质沥青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圆盘锯齿式搅拌器可以很好地暴露沥青中的活性基团, 使PU达到较好的改性效果; PU改性沥青中主要存在2种反应, 一是异氰酸酯与多元醇之间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 二是异氰酸酯与沥青质中的芳香族化合物之间发生加成反应; PU改性沥青的高温布氏黏度高于同温度下的SBS改性沥青, 且64℃时的抗车辙因子是SBS改性沥青的6倍左右, 说明其高温性能非常优异; PU改性沥青RTFOT前后针入度比达到了85%, 软化点变化幅度为0.5℃, 说明其抗热氧老化性能非常优异; 在紫外老化试验中, PU改性沥青软化点和针入度变化范围分别为1℃~4℃和0.1~0.3 mm, 说明其抗紫外老化性能非常优异。   相似文献   
89.
近年来,上层建筑整体吊装工艺,由于其优越性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国外已有较多工厂采用,目前国内也有四、五家船厂采用,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上海船厂继16000吨多用途货船的上层建筑整吊后,又在12000吨集装箱多用途货船上实施上层建筑整体吊装工艺(见图1)。这次上层建筑内除了安装部分管系等外,同时还安装  相似文献   
90.
公路工程中多种资源均衡优化的遗传算法设计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利用遗传算法对公路工程进度优化中的资源均衡优化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利用遗传算法对整个问题的求解设计思路,对公路工程多种资源均衡优化中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时染色体设计、优秀个体的充分利用以及遗传操作后不合理结果的处理提出了解决方法,为今后遗传算法在公路工程进度优化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最后设计了求解流程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