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300篇
综合类   143篇
水路运输   217篇
铁路运输   125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01.
本田思域Type R系列作为前驱性能车,其最受车迷关注的FK2车型让本田夺下最快前驱车的称号。就在它仅仅推出很短的时间后,便迎来了全新一代FK8产品。FK8作为FK2的升级车型,拥有更全面的性能配置,让思域Type R获得了更好的操控表现。  相似文献   
802.
正故障现象一辆2008年款丰田普锐斯混合电动汽车,搭载排量1.5L的1NZ型发动机和最大净功率57kW的直流电机,行驶途中动力突然消失,已行驶210 000km。故障诊断与排除据车主反映:之前该车车况一直比较稳定,很少出现故障,四个多月前,在行驶途中车辆突然失去了动力。这时,即使立即踩油门,发动机也没有丝毫反映,车辆被迫停在路边。当时仪表  相似文献   
803.
以某采用钢板桩+内支撑支护体系的桥墩支护方案为例,介绍钢板桩围堰设计计算,分工况对钢板桩的内力、变形及内支撑轴力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应计算断面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钢板桩最大深层水平位移的位置随着围堰土方开挖深度的增加而逐步下移,且位于开挖面附近。随着开挖深度增加,钢板桩外侧水土压力合力作用点下移,伴随着相应位置钢支撑的架设,已架设的上部支撑轴力呈逐步减小的趋势。监测结果与计算结果二者变化规律及数值量级上基本一致,说明设计简化、参数取值及计算结果较为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804.
805.
公路建设资金来源少 ,投资渠道单一 ,一直由政府投资和银行贷款组成为主 ,投入总量不足。随着交通建设投融资体制的改革 ,交通建设项目通过资本市场尤其是境外上市融资将成为一种筹集建设资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06.
轴温检测系统是动车组走行部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基于复兴号动车组轴温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对连接器、接地碳刷接触不良,轴箱、轴承、通气阀排气不畅等非传感器故障原因进行分析,为轴温检测系统故障的排查与处置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提出优化压夹尺寸、优化接地碳刷结构、加强碳粉清洁、注重轴承维护保养、加强远程温度监控等检修运用措施,以降低轴温检测系统故障率。针对当前轴温传感器故障判断逻辑缺陷问题,建议对不同生产厂家的温度传感器故障逻辑进行统型,并进一步优化轴温传感器故障逻辑,从而明确故障原因、缩短处置时间,减少轴温预报警故障对铁路运行秩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7.
纯电动汽车在冬季续行里程变短是目前实际应用中的最大问题。尤其是在北方气温低于零度的情况下,续航里程大幅降低,直接影响车辆的使用。蓄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充放电能力会严重降低,导致续行里程大幅缩水。若对蓄电池进行加热,使蓄电池维持在最佳工作温度区间,就可以使车辆续航里程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808.
针对集成多离合器的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研究了包含两个离合器状态协同切换的纯电动模式到混合动力模式的瞬态切换行为及动态协调优化控制策略。基于杠杆法和矩阵法建立系统不同切换阶段的动力学模型,根据发动机起停控制及模式切换需求对双离合器工作序列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制定模式切换逻辑,在此基础上,针对双离合器协同滑摩导致的切换品质下降,以整车纵向冲击度、离合器滑摩功及模式切换时间为加权优化目标,基于模拟退火算法优化不同离合器接合和分离过程的滑摩行为,为解决固定发动机转速调节策略难以适应不同加速工况需求的难题,构建了混合动力模式下的发动机转速自适应调节策略,实现基于不同工况需求转矩的电机MG1转矩自适应调节。仿真测试和硬件在环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动态协调优化控制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小双离合器协同时的功率分流式HEV瞬态模式切换冲击度,而且具有优异的工况适应性,能够保证不同加速工况下的瞬态模式切换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