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143篇
综合类   71篇
水路运输   57篇
铁路运输   41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202.
为研究复合地层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掘进参数之间的复杂关系,以汕头海湾隧道工程为背景,选取700环掘进数据,通过优选函数类别和网络结构,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复合地层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掘进参数预测模型,定量预测刀盘转矩、刀盘能耗和平均泥水压力。研究表明: 1)复合地层盾构贯入度和掘进速度、贯入度和刀盘转速、刀盘电流和刀盘转速的皮氏积矩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在0.75以上,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其他掘进参数之间相关性较不明确; 2)复合地层盾构刀盘转矩和刀盘能耗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算术平均误差在5%左右,平均泥水压力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算术平均误差为1.31%,预测精度较高,满足盾构施工要求; 3)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软土地层各掘进参数预测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4)根据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输入参数定量预测其他掘进参数,操作简单,预测效果良好,能够为盾构主司机提供参考,同时提高施工效率,为实现智能掘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3.
结合留芳沟桥加固实例,介绍了粘贴钢板法的设计及施工工艺.通过桥梁加固前后静载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梁体应变及挠度的变化,证明粘贴钢板加固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4.
为了配合新修订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的实施,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介绍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程序系统》中各程序的软硬件环境、功能、程序框图和算例。  相似文献   
205.
通过对电控系统控制策略、汽车人机工程、驾驶员操作等的研究,将人机工程与驾驶性开发相结合,采用全新开发方法进行驾驶性开发。通过对驾驶性标定内容、标定方法的研究以及实车验证的结果,提出从整车加速风格定义、驾驶员需求扭矩标定、驾驶性问题解决、驾驶性验证等一整套解决方案,最终达成提高用户满意度和缩短开发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6.
通过试验,研究了成型温度对不同级配混合料的压实特性参数及力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温度虽然使沥青混合料更容易压实,当温度大于150℃时,再升高温度反而会降低混合料的力学性能,表明存在合适的成型温度范围使混合料达到最佳压实效果;相同成型温度下,AC-13混合料比AC-20混合料更容易被压实。  相似文献   
207.
紧急避障工况下的驾驶人操作具有响应快且动作幅值较大的特点,传统预瞄驾驶人模型已不能适应紧急避障工况的需求,故考虑实际避撞场景开发相应的驾驶人模型就显得尤为必要。针对此种状况,基于驾驶模拟器,结合紧急避撞工况实际驾驶人操纵数据,提出了一种融合预瞄与势场栅格法的紧急避撞驾驶人模型。首先针对紧急避撞工况下车辆运动特点,建立车辆横、纵向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给出其状态空间方程描述;其次,离线仿真分析紧急避撞系统特征,并结合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建立最优曲率预瞄+跟踪误差反馈驾驶人模型;再者,基于紧急避撞工况下真实驾驶人经验转向行为数据,开发基于势场栅格法的驾驶人模型,为进一步提高驾驶人模型对避障行驶工况的适应性,将基于势场栅格法的驾驶人模型与最优曲率预瞄+跟踪误差反馈驾驶人模型进行融合,并基于Sigmoid函数实现两者输出的权重分配;最后,针对所提出的融合预瞄与势场栅格法的驾驶人模型,开展基于避撞台架的驾驶人在环仿真试验以及实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紧急避撞工况下,对比最优曲率预瞄+跟踪误差反馈驾驶人模型,融合预瞄与势场栅格法的驾驶人模型输出的转向动作与实际驾驶人行为较为接近,可在保证避障安全性的前提下,兼顾避障路径跟踪精度与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8.
本文对沟渠横断面的现行设计方法进行了讨论,指出其不足之处并给出了命名为“分析-试算法”的新的改进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9.
210.
从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材料控制、精密测量、基底处理、排水系统以及施工人员和机械的合理选择与配置等角度论述了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