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7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375篇
综合类   156篇
水路运输   278篇
铁路运输   157篇
综合运输   5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日前,由我校宋京伟教授主持,我校与上海铁路局永安机务段合作研制开发的SS3电力机车牵引电机主极裂纹检测仪研制成功并通过了上海铁路局技术鉴定。 电力机车牵引电机在运行中经常会发生主极断路故障,其原因是由于电机主极存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以及机车在运行中振动、热应力等会使主极产生疲劳裂纹并引起裂纹逐渐扩展,最终造成打火烧断主极。我国的电力机车每年都会发生多起这种故障,它已成为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惯性”故障。为了避免此类故障的发生,必须在机车定期检修过程中对电机主极进行探伤,早期发现微小裂纹及时更换修理,消除故障隐患。但由于主极表面覆盖着厚厚的绝缘层,而且绝缘层表面高低不平,加之电机内部空间狭窄,通常的无损检测方法无法实施。课题组通过近三年的努力,研制开发了适合于牵引电机的微机化裂纹检测仪,仪器直接通过波形来反映裂纹,能够实现对牵引电机主极裂纹的实时检测,并提供裂纹信号的离线分析和查询,还可对检测数据进行管理,降低了对裂纹信号的误判,提高了检测准确性,解决了这一长期困扰铁路机务部门的难题。这一仪器的研制成功,为铁路的行车安全又增添一项保障手段,填补了铁路系统该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992.
在我国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伴随公共交通建设力度的进一步提升,交叉线路变得越来越频繁。在跨越既有铁路开展桥梁工程建设时,为不影响铁路线路的正常运营,大多选用桥梁转体施工方案。为保障转体桥梁施工的安全,亟需系统梳理和总结桥梁转体施工抗倾覆难点及现有抗倾覆关键技术。通过调研国内外平转型转体桥工程实例及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研究,分别从桥梁结构不平衡因素、转体结构所受外荷载影响及转体桥梁的施工工艺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现有跨线转体桥梁施工技术抗倾覆难点,结合当前最新研究成果及较为先进的施工工法,总结专家学者提出的桥梁转体施工抗倾覆关键技术。最后对桥梁转体施工抗倾覆新技术进行展望,提出基于北斗技术下桥梁转体姿态实时动态监测技术与基于机器学习算法下,对转体桥梁的动态位移及结构损伤快速且精确识别的构思,为平转型桥梁转体施工抗倾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思路,对平转型桥梁转体工程建设抗倾覆具有一定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3.
为提高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抗风安全性能,加装风力自锁防爬器,针对安装风力自锁防爬器的端梁结构进行受力分析,通过力学分析和有限元方法,分析端梁结构在35 m/s突发阵风状态下的力学特性,验证其强度和刚度,为港口轨道式设备的防风抗滑设备选型提供理论方法和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94.
版权声明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国内外文献索引、文摘、全文数据和出版网站收录,凡投稿本刊的文章,均视为同意授予我刊数字传播及我刊合作平台的信息网络传播.  相似文献   
995.
版权声明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国内外文献索引、文摘、全文数据和出版网站收录,凡投稿本刊的文章,均视为同意授予我刊数字传播及我刊合作平台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本刊对刊载文章拥有整体版权(包括文字、图片),有权进行数字发行,本刊支付给作者的稿酬已包括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收。  相似文献   
996.
《船舶与海洋工程》创刊于1985年,是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主办的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54069/CN31--2076/U)。自创刊以来,其在促进业界科研发展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船舶与海洋工程》已入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本刊多次荣获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优秀期刊奖,2019年获颁上海市科技期刊审读优秀奖。根据有关统计,《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影响力在交通水运类科技期刊中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997.
《船舶与海洋工程》创刊于1985年,由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主办,是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4069/CN31-2076/U).自创刊以来,我刊贴近航海工业学术和技术一线,力争在理论和实用两方面达成平衡,在推动海事界的学术交流、促进业界科研发展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使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方法对某型复合材料发射筒进行水锤动态载荷下结构强度、刚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主体段采用复合材料,上、下法兰采用铝合金的结构方案,能够满足承载要求。开展部段样机的承载试验,与样机的仿真结果吻合,验证设计结果的正确性,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筒设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99.
1000.
由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主持研究的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秦岭特长隧道岩体裂隙水涌水量计算的双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于2000年7月28日通过铁道部科技司组织的技术鉴定。 这一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创新:(1)引入岩体力学理论,首次提出大型隧道工程地下水涌水量计算的特殊双场耦合理论,建立了特长隧道地下水涌水量计算的双场耦合数字模型,进行双场耦合的数值模拟,提高了隧道工程岩体裂隙水涌水量计算地精度。(2)提出了一套在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条件下,隧道裂隙岩体涌水量预测研究的工作程式,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空白。(3)应用环境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技术,系统研究了在隧道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下,解决隧道工程水文地质概念建模的问题,对指导秦岭隧道设计施工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学报编缉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