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27篇
公路运输   190篇
综合类   137篇
水路运输   99篇
铁路运输   123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471.
472.
现场碾压工艺是影响级配碎石层压实特性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大量现场跟踪检测数据,研究了级配碎石层碾压过程中混合料空间结构组成、压实度、厚度随碾压遍数增加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合理的碾压次数能使级配碎石混合料形成"骨架-密实"空间结构体;级配碎石层压实度随碾压次数的增加呈"自然对数式"增长;级配碎石摊铺层越厚越易获得较高的压实度,宜取20 cm。  相似文献   
473.
[目的]快速、准确地对大量装载方案进行分级,获得对结构设计要求相近或决定结构设计的装载方案,对装载甲板多跨梁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提出一种轮印载荷下多跨梁装载方案分级方法。对于给定的多跨梁结构与装载对象,首先整理出可能的装载方案,通过轮印载荷下多跨梁最危险工况分析方法,求解每种装载方案下多跨梁的最大弯矩、最大剪力和最大挠度;然后将这些计算结果作为装载方案的样本特征,通过XB指数与模糊C均值(FCM)算法,将装载方案进行分级。分析三跨梁和四跨梁跨距比、惯性矩比对分级结果的影响。[结果]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结构方案多跨梁分级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但等跨等刚度多跨梁分级结果用于不等跨距或变惯性矩多跨梁的结构响应计算,与实际最危险工况结果间的误差小于2%。[结论]分析的多轮印载荷下多跨梁装载方案之间的关系可为多轮印载荷下装载甲板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4.
针对当前自轮运转设备出乘作业管理存在的文件电子化程度低、故障判断人为主观意识强和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结合实际调研及现场人员沟通交流,开发了一套自轮运转设备标准化出乘作业的管理技术系统。基于智能移动终端,运用WIFI技术和4G公网无线通信技术,完成了手持移动终端和车载处理单元、车载处理单元与地面管理系统、地面管理系统与手持移动终端的实时数据传输,实现了施工作业日志、巡检过程记录文件、出乘人员信息等重要文件的电子化和规范化,出乘作业前后各检测项点的检查过程标准化及故障识别判断的智能化,为实现自轮运转设备全寿命周期数字化管理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75.
通过对大跨径宽箱梁连续刚构桥的研究,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自重作用下控制截面的剪力滞系数,并对箱梁的剪力滞效应进行分析,为此类桥梁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6.
为研究车身A柱和后视镜的风噪,建立汽车简化模型。基于气动声学风洞试验,设计了外形配置不同的5种模型。以A计权声压级和语音清晰度为评价指标,对侧窗外表面、远场和车内风噪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柱涡区域内高频风噪衰减较快;方形A柱对后视镜风噪具有明显掩蔽作用;后视镜风噪中存在压力级峰值,对应特征频率随风速升高而增加;随风速升高,各模型车窗、远场和车内风噪均明显增加;偏航时,车窗风噪在全频段内表现出迎风侧降低、背风侧升高的趋势,远场风噪与车内风噪在不同频段展现相同趋势。  相似文献   
477.
轨道结构弹性与钢轨横向位移关系的动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我国铁路的不断提速,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轨道横向振动是决定列车安全平稳运行的关键之一、本文应用车辆一轨道横向动力耦合模型,采取有限元的仿真计算方法,分别对不同列车速度条件下的客车在不同横向刚度的情况下的横向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对轨道结构横向位移对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文章最后提出,为了提高提速列车的运行品质,应对轨道平顺度、轨道的垂向和横向刚度大小和均匀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478.
钢轨磨耗型波磨计算模型与数值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分析了国内外铁路钢轨波浪形磨损理论模型,提出了车辆轨道垂、横向耦合动力学、轮轨滚动接触力学和钢轨材料摩擦磨损模型为一体的钢轨磨耗型波浪形磨损计算模型,发展了相应的数值方法。模型中车辆结构和轨道下部结构被简化成等效的质量、弹簧和阻尼系统,钢轨用Euler梁代替,并考虑它的垂向、横向弯曲变形和扭转变形,利用修改的Kalker三维弹性体非Hertz滚动接触理论和相应的数值方法计算轮轨蠕滑力和摩擦功,假设材料单位面积磨损量正比于轮轨接触面摩擦功密度。利用该模型和相应的数值方法分析了几个磨耗型波磨情况,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模拟轨道多种缺陷(轨缝、扁疤、凹坑、轨枕间距、随机不平顺等因素)引发的钢轨磨耗型初始波磨和发展规律,可以模拟由于钢轨在机械加工或打磨过程中形成的初始波磨的演化过程,可以通过改善轨道特性来消除或减少波磨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79.
[目的]人工蜂群(ABC)算法具有控制参数少、局部寻优能力强、收敛速度快的特点,但在解决路径寻优问题方面,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为解决船舶管路系统中的管路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人工蜂群(IABC)算法。[方法]在传统人工蜂群算法的基础上,在跟随蜂的更新机制中引入遗传算子中的交叉操作,并对交叉算子的交叉概率采用自适应的策略;通过对种群进行的交叉操作寻找全局范围内的新解,并改进侦察蜂寻找新路径的方式,由原来的对路径经过的点进行更新改为对路径中的“路段”进行更新;随后,提出一种适应于解决分支管路路径寻优的改进人工蜂群协同进化算法。[结果]实例验证表明,改进后的人工蜂群算法相比标准人工蜂群算法其路径布置效果能够提升32.3%~37.4%,收敛速度能够提升17.7%~29.9%。[结论]无论是解决单管路还是分支管路,改进后的人工蜂群算法相比传统的人工蜂群算法求解质量更高、收敛速度更快、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480.
提出了考虑19种成分的新的内燃机燃烧产物平衡浓度计算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多种燃烧产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反应,经验证,该模型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