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文分析了神龙公司BGS补充开发系统(BGS )的设计原理,并介绍了在开发过程中所采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2.
文章首先介绍了智能城市出租车调度信息系统对大力发展城市便捷公共交通的意义,通过对相关系统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剖析及研究总结,提出了中国城市可借鉴的目标框架规划及实施构想.  相似文献   
23.
汶川地震路基挡墙震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汶川地震近场区213线马鞍石隧道至映秀30多km路段近20 km路基挡墙震害进行了调查,获得结论:在Ⅸ度地震烈度区,毁坏的挡墙只有零星分布,在Ⅹ度区也是局部现象;地震烈度、挡墙材料是对震害具控制性的因素;挡墙高度、线路走向也对震害有影响;岩基挡墙主要以倾斜变形为主,土基挡墙兼有滑移和倾斜两种变形模式;路堑墙竖向最大变形点平均位于墙高的50%左右。基于以上震害分析,结合数值模拟方法,提出了路基挡墙抗震设计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4.
通过汶川震区路基工程震害调研,初步概括了高烈度区岩质地基挡墙的破坏规律及特性.结合室内振动台模型试验的校正模型,运用有限差分法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高度岩基挡墙在不同量级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得到了地震土压力随地震量级、挡墙高度的变化规律,对现行抗震规范的可细化之处进行了补充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墙高〈12 m挡墙在Ⅹ度烈度区(〉0.6g)的地震土压力较之Ⅸ度烈度区呈线性增长关系,现行公路、铁路抗震设计规范所采用的拟静力法技术框架可以继续扩展到Ⅹ度烈度区使用;挡墙自身结构特征的模态分析表明,挡墙自身的结构共振破坏是高挡墙震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5.
设计了一种用于某轿车的新型磁流变悬置结构,建立了其非线性动力学特性仿真分析数学模型,提出了模拟磁流变悬置动态特性的一种数值分析方法,应用MATLAB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了不同电流强度对该悬置动态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秦伟  黄彪 《中国电动车》2006,(11):224-225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因为市场化的取向和体制的原因,现在处在城市的农民工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本文通过对“制度安排”的分析,从农民工所处现状和“制度安排”的缺失入手,简要分析了怎样改变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并提出了几点“制度安排”的建议!  相似文献   
27.
秦伟 《上海公路》2012,(3):1-3,16
长寿命沥青铺装对于保证交通畅通、节省养护资金以及提高全寿命周期的总效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长江隧桥工程为背景,采用SBS+湖沥青复合改性SMA沥青混合料、温拌SMA沥青混合料和阻燃SMA沥青混合料为长寿命铺装材料,分别进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能达到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对长江隧桥铺面的设计和施工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8.
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隧道进入服役期,隧道健康监测成为确保隧道结构安全与正常运营的重要手段。而隧道健康监测数据作为判断隧道结构安全的基础资料,其分析与处理结果对于健康监测的有效性具有决定性意义。文章针对隧道健康监测数据的特性,采用改进的小波降噪法,引入一类可微的阈值函数,建立信号能量与小波系数之间的关系。通过迭代求解出各尺度下的小波系数最优阈值,有效的提高了信号重构的信噪比且消噪后的数据图形具有更光滑的外观。采用该方法使降噪处理后的数据有更高的鲁棒性,从而提高隧道健康决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9.
碾压混凝土(RCC)试件与混凝土试件一样也存在着尺寸效应.笔者采用随机骨料模型模拟碾压混凝土的细观结构,利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碾压混凝土试件劈裂抗拉的细观损伤断裂,并重点对劈裂抗拉强度尺寸效应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0.
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设备舱内发热设备工作,产生大量的热量.对某型号高速列车车下设备舱长期温度跟踪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选取合适试验数据为边界条件,基于三维非定常不可压缩N-S方程和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在横风环境中不同环境温度下用FLUENT对时速350 km/h的高速列车进行车下设备舱温度场仿真.通过对比试验数据和仿真结果,获得置信度较高的数值仿真模型.结果表明:横风来流侧通风格栅位于一位端时通风散热效果更好;在发热设备附近增加通风格栅数量和对称布置通风格栅更有利于车下设备舱通风散热;获得横风条件下车下设备舱温度分布规律,为车下设备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