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1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门形钢结构作为大型钢结构件的一种,具有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和载荷特点。门形钢结构在港口、码头及生产车间等作为一种起重或承载设备应用广泛,由于其独特的工作要求,门形结构在结构设计改善其力学特性方面受到一定限制。本文以某60t门形架承载设备的设计分析为例,基于ANSYS计算,分析了门形架的结构力学特点,通过相同横剖面积两种截面形式的力学特性分析,对改善截面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为该类结构件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结合我国高铁车站设备管理现状,研究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高铁车站设备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提出高铁车站设备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总体架构,描述了高铁车站智能化运维系统用户构成和主要功能;提出采用Revit、3Dmax进行三维组合建模,利用ArcGIS Pro制作数据并发布服务,基于ArcGIS进行二次开发;融合多源数据,利用物联网技术采集并传输数据,将高铁车站设备台账、图纸、运维、监控等数据集成至三维模型中,满足各级用户需求,有助于提升高铁车站信息化水平、改善设备运维管理方式、降低运维成本。  相似文献   
13.
介绍铁路施工作业人员和车辆安全预警防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优势,利用北斗卫星系统高精度定位技术,结合GIS地理信息、地基增强、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它辅助技术,提出构建铁路施工作业人员和车辆安全预警防护的软硬件系统方案的设想。通过此方案可有效地解决现有铁路施工作业过程中人员与车辆间存在的安全隐患。根据预先在地图上规划的施工作业安全区域以及人与车的位置关系,实时动态地监视人员和车辆在地图上位置状态,当出现人和车之间的距离达到系统设定的危险距离或车进入到规划的施工作业安全区域时,系统自动给施工作业人员发送预警信号,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从而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新时期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从系统分析和功能设计的角度对城市快速路设计进行了探讨。就系统分析而言,快速路的主路和辅路分别属于城市快速和慢速交通系统,通过互通立交、出入口匝道和平面交叉口实现与交通系统内其他道路的交通转换,形成快—快、慢—慢和快—慢转换三组交通转换关系。就功能设计而言,应将快速路视作由快速和慢速交通系统构成的复合型交通通道,根据其在城市骨干道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设计标准、主路敷设形式、辅路敷设范围、交通转换节点布置,以及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功能复合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以实现其复合交通功能。  相似文献   
15.
排水路缘石在透水性路面铺装边缘排水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车行道排水沥青路面和透水性人行道铺装在城市道路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边缘排水系统是透水性路面铺装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一种预制装配式水泥混凝土排水路缘石,作为边缘排水系统能够同时收集车行道和人行道透水性路面铺装中的雨水,适用于车行道和人行道均采用透水性路面铺装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建设高架步道,作为园区内连接各类展馆和室外空间的重要人行通道。根据园区规划基础资料,主要采用"出行生成-出行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分配"四阶段模型方法,对世博会浦东园区高架步道进行交通需求分析,合理选择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最终确定高架步道的建设规模。  相似文献   
17.
秦健 《上海公路》2013,(4):23-26
半刚性基层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常用的基层类型。通过计算不同道路等级、累计当量轴次、水泥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基层厚度条件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行车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梯度疲劳应力,分析其变化规律,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基层的适宜厚度,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CarSim/Simulink建立分布式电动车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同时建立2自由度的参考模型,用于求解车辆行驶时的期望横摆角速度及质心侧偏角以保持车辆行驶稳定性。同时,基于模型预测控制设计控制器,通过改变驱动轮转矩,获得附加横摆力矩,实现对车辆横摆角速度及质心侧偏角的控制。通过仿真试验,在前轮转角阶跃输入及正弦输入两种工况下,验证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卫星导航系统在我国铁路领域的应用现状,结合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技术特点,提出了构建铁路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设想,并进一步论述了铁路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系统构架及组成,综合分析了北斗卫星高精度定位技术在铁路行业的应用领域,详细阐述了在铁路行业建设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的选址原则、步骤和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为今后铁路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定测是设备安装前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数据的准确性关系到后期列车运行的控制精度。本文以实际工程中轨旁设备定测为背景,论述了轨道交通中定测的类型和方法、关键点,并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其中描述的定测方法是SelTrac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经验总结,可为今后城市轨道交通其它系统的设备安装和测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