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159篇
综合类   54篇
水路运输   109篇
铁路运输   86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71.
简要介绍了直埋蒸汽管主流结构之一的A类预制直埋蒸汽保温管结构及保温层厚度的计算方法 ,并重点讲述了钢导管和外护玻璃钢管壁厚的确定方式、原理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72.
介绍润扬大桥高塔柱施工测量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和手段,以及保证其测量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73.
本文总结了CFG桩在石武客运专线SWZQ-6标漯河西站地基处理中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过程,对施工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进行了阐述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74.
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荷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是一座主跨为1 280 m的单跨双塔钢箱梁悬索桥。介绍桥梁静动力试验结果,结合有限元分析,将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及规范值进行比较,评价桥梁现状。  相似文献   
375.
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课程肩负育人的作用。笔者所在学校汽车专业积极实施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通过研究基于SPOC的混合是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探索适合高职汽车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提高教学和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376.
针对机务段提出的SS7E型电力机车压缩机热保护的现象以及旋风筒不易清洗维护导致进风量小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377.
在4100AD柴油机上采用组合燃烧方式,即低负荷时发动机仅燃用柴油,中等以上负荷燃用柴油与预混甲醇,对发动机排放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在额定转速下,喷醇发动机与原柴油机相比,NOx和碳烟排放大为改善,而THC排放有所增加,低负荷工况对CO排放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378.
<正>车型:奥迪A3,配置1.4T发动机及OAM变速器行驶里程:544km。VIN:LFV2B28V4H5××××××。故障现象: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突然熄火,仪表上发动机、变速器和ESP警示灯点亮。重新关闭点火开关后再次启动一切正常。故障诊断:车辆首次进站,使用检测仪检查发动机控制单元里有故障码"U010100:变速器控制单元无通信被动/偶发,P230100:点火  相似文献   
379.
为研究新型波形钢腹板(CSW)组合箱梁的畸变效应,以板梁框架法和位移法为基础,建立单箱多室新型CSW组合箱梁的畸变控制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得到畸变正应力解析解,并采用有限元法检验推导结果的正确性。应用推导结果对比分析新型CSW组合箱梁与传统CSW组合箱梁的畸变性能,以及截面高度、箱室宽度和钢底板厚度对新型CSW组合箱梁畸变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解析解计算得到的畸变正应力与有限元模型计算的结果吻合较好,畸变角的变化规律与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一致;与传统CSW组合箱梁相比,新型CSW组合箱梁的畸变翘曲刚度减小了38.89%,畸变框架刚度减小了71.84%,抗畸变能力减弱;随着截面高度和箱室宽度增加,新型CSW组合箱梁跨中畸变角和跨中畸变双力矩均逐渐增大,且箱室宽度的影响更为明显;随着钢底板厚度增加,新型CSW组合箱梁跨中畸变角逐渐减小,跨中畸变双力矩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380.
针对平竖重合曲线段存在几何连续性衰减并引起列车运动状态突变的现象, 以三维曲线的Frenet标架为基础, 结合曲率、挠率建立三维车体运动状态模型, 得到了曲率、挠率与车体加速度、急动度的关系, 并通过该模型从三维角度分析了三维曲线的几何连续性等级对车体运动的影响; 考虑几何连续性对曲率、挠率的要求, 提出以曲线曲率、挠率变化最小为目标的线形选择方法, 利用三维欧拉曲线创建平竖重合段高阶连续曲线。研究结果表明: 传统平竖重合段曲线连接点处几何连续性存在衰减, 仅为1阶几何连续, 曲率、挠率对列车加速度和急动度起主导作用, 几何连续性的衰减是竖向急动度突增的主要原因; 二维设计曲线在起点处的竖向急动度为1.206~1.264 m·s-3, 超过乘客舒适性运动学阈值0.240 m·s-3, 难以实现二维线形的高阶几何连续; 提出的曲线设计方法对连接点处的曲率和挠率都有明确定义, 容易在连接点处实现高阶几何连续, 且不存在几何连续性衰减, 曲线的曲率、挠率变化最小, 可有效降低线形参数变化给车体运动带来的不良影响; 所建曲线的加速度与急动度在全程均连续且满足运动学阈值, 实现了2阶几何连续, 最大竖向急动度为0.149 m·s-3, 为阈值的62.0%, 为二维设计的11.7%~12.3%, 有效地改善了行车稳定性与乘客舒适性; 所建曲线路径与二维设计相比变化小, 在2%~3%坡度差时, 水平、竖向坐标差分别为0.907~2.305、1.085~2.498m;所建曲线的设计参数同时也是车体运动状态的计算参数, 从而可根据列车运行条件直接优化线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