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24篇
综合类   70篇
水路运输   47篇
铁路运输   16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刘健汉  符锌砂  苗聪 《公路》2012,(5):36-41
当前,我国许多省市已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做好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设计成为在新一轮的高速公路发展周期中的关键节点.介绍了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特点,对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中值得重视和容易忽视的要点提出了自己的解读,对“环形匝道设计速度、半径取值”和“新规范未详细规定的匝道超高值的采用”进行了计算研究并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132.
王兵  先正平  杨军 《路基工程》2012,(4):202-205
在隧道施工监控技术现状分析基础上,根据不同变形阶段对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针对隧道分步开挖法,提出采用“隧道位移变形监测专用多功能组合式测点装置”开展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介绍了组合式隧道监测新方法的原理及数据分析。通过龙泉山隧道工程监测实践表明:该监测方法解决了常规监测中分步开挖数据采集不连续的问题,监测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3.
当臂架垂直于倾覆边或与倾覆边成45°角时,在无风静载和有风动载的工况下,对轮胎起重机整机稳定性决定的起重能力的计算进行了分析;并对确定臂长在不同工况下,按“力矩法”的计算规则,推出整机稳定性决定的起重能力的计算公式。介绍了同时考虑整机稳定性,机构工作参数和金属结构强度的轮胎起重机综合起重能力的电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4.
轿车前悬架多轴向加载模拟疲劳试验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轿车前悬架多轴向加载耐久性试验系统,在Instron汽车零部件疲劳试验系统的基础,设计、制造了轿车前悬架多轴向加载夹具系统,并将其集成在一起组成了轿车前悬架多轴向加载耐久性试验系统,应用该系统对桑塔纳2000轿车的前悬架进行了道路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较好地模拟再现轿车前悬架在各种路况下经历的载荷历程,模拟精度满足工程要求,所开发的轿车前悬架多轴向加载夹具系统具有工作可靠、灵活性强、适用面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5.
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快速构建算法研究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41  
系统地研究了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TIN构建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动态创建和维护三角形拓扑关系的方法,建立了快速确定点在三角形中的算法原理及空外接圆判断法则的简易表达式,所设计的逐点插入算法有关较高的执行效率,算法复杂度与点数几乎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6.
137.
138.
基于Web道路施工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Web程序设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从组织机构和功能两个方面分析道路施工管理系统的实际需求,详细分析了道路施工管理系统中主要模块之间的关系,并据此设计基于Web的道路施工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  相似文献   
139.
基于UML的城市桥梁信息管理系统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介绍了UML技术开发B/S架构的城市桥梁信息管理系统建模过程。开发的实用城市桥梁信息管理系统具有逻辑上和实现上的复杂性,因此对系统进行建模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章以广州市城市桥梁信息管理系统为背景,详细描述该系统的建模过程。  相似文献   
140.
道路设计已形成相对完善的理论及实践体系.但在实践中发现,根据汽车行驶特性设计出来的道路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常常会因视线问题引发交通事故.本文以视知觉原理为基础,探讨道路错视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