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篇
  免费   35篇
公路运输   276篇
综合类   139篇
水路运输   226篇
铁路运输   177篇
综合运输   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简称EPS)自1988年首次在日本铃木汽车公司的塞尔沃轿车上使用以来,各大汽车公司都竞相推出自己的EPS。与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相比,EPS可谓是“按需型”系统,只在转向时消耗较少的能量,整车燃料消耗量约下降3%。EPS结构紧凑,易于布置,具有简单化、轻量化和转向随动性好等特性。  相似文献   
22.
提出了一种一体化电源车的思想;介绍了车中发电系统的组成,并分析了它的原理,其中详细分析了液压系统部分;并且在发电系统装车后进行了试验,还分析了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23.
一种基于相似度的汽车车牌号码自动识别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介绍了一种基于相似度的汽车车牌号码自动识别系统。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分析了车牌图像的预处理、车牌定位、车牌区域二值化和车牌字符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相似度的车牌号码识别系统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4.
引黄入晋工程南干线国际Ⅱ、Ⅲ标段具有地质条件复杂、单洞线路较长等工程特点,主体洞段采用硬岩TBM掘进施工.文章介绍了TBM的应用情况、对不良地质条件的处理措施,并对快速掘进中的地质编录方法进行了总结,可为其它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TBM管片衬砌受力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讨论了隧道掘进机管片衬砌的受力和各种载荷的计算方法,利用有限元分析建立其力学模型,并通过计算,证明了管片衬砌的强度是足够的.  相似文献   
26.
肖海瑞 《中国修船》2012,25(1):48-49
某轮主机采用VISATRON VN115/87型油雾浓度探测器对主机曲柄箱油雾浓度实时检测、监视、显示、报警,以实现对主机的安全保护。它具有采样准确、执行速度快、自检功能强等特点。在远洋航渡期间曾经常发生过因油雾浓度报警,主机安全保护系统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数秒内自动停车。  相似文献   
27.
随着第二代区块链平台及应用的爆发式增长,作为部署在区块链上可执行代码的智能合约面临越来越多的安全性问题.但是目前针对智能合约安全性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安全漏洞的挖掘,很少关注智能合约本身公平性对安全性的影响,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模型检测的智能合约公平性验证方法.采用该方法对Puzzle合约的公平性进行验证,找到了一个已知...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进行受力分析,研究了盾构隧道管片的上浮机理,认为浆液产生的浮力是管片上浮的主要原因。考虑到浆液的凝固特性,浆液浮力将随注入的时间而减小,管片上浮运动状态将产生变化。基于此,认为管片脱离盾尾后的上浮量主要包括3部分:①管片在浆液中上浮运动产生的上浮量;②管片上覆土压缩引起的上浮量;③管片自身的受力变形。之后,考虑了浆液的黏滞特性,通过运动学及弹性力学的方法推导了管片上浮量的计算公式,并对上海某新建大直径公路隧道施工阶段管片的上浮量进行了计算对比。最后,结合管片上浮参数分析提出了管片上浮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9.
王虎虎  肖海松 《船舶工程》2018,40(10):47-51
作为一种新型的尾滑道式船载小艇收放系统,在回收小艇时,小艇需要以一定的航速冲上尾滑道。回收能否成功除了受制于驾驶员操作水平等主观因素,还与滑道的涉水深度、小艇与母船尾滑道的运动响应等客观条件有关。本文利用切片理论计算了小艇与母船尾滑道的运动响应,并对3级及4级海况下回收小艇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0.
序言     
在"<水运工程>2003-2007优秀论文特辑"出版之际,我们代表杂志第十三届编辑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向全国水运工程行业的朋友和杂志的广大读者致以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