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3篇
综合类   22篇
水路运输   81篇
铁路运输   5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管形测定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管形测定器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了管形测定器,并介绍了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无加筋平板极限强度的简化解析法与规范公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勇  崔维成 《中国造船》2003,44(2):8-16
无加筋板是船舶结构的主要构件之一,船舶结构强度校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校核各平板单元是否具备足够的强度储备。最近几年,作者们采用弹性大挠度理论和刚塑性分析相结合的简化解析方法,曾给出了板和加筋板格在联合载荷作用下的极限强度计算公式,并与部分实验值相比,吻合较好,但没有与目前船级社所采用的规范计算公式作过比较。现作这一比较工作,也包括与有限元分析的比较;同时对以前所开发的简化解析法又作了进一步的改进,文章报道这一改进结果。最后,采用上述三种方法,对影响平板极限强度的几个主要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简化解析法与规范计算公式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立了水面舰艇吊艇装置在侧向力作用下的力值模型,对所受力的形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计算侧向力和垂向力的方法,并总结出在实际吊艇操作中考虑侧向力作用下的操作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我国造船企业建立型材加工流水线的必要性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根据成组技术原理,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造船企业的型材加工流水线的技术方案,并介绍了其中的主要设备——型材数控切割划线机以及肋骨冷弯机。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柴油机运行参数采集系统,以C8051F040单片机为核心,采用传感器、信号调理模块和AT45DB161存储芯片实现数据的采集与存储,阐述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和程序设计。试验表明,设计的系统可快速准确地采集柴油机各种运行参数,实现实时采集、历史数据存储,扩展方便,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6.
17.
用磁控溅射镀膜机制备了非晶态Fe40Zr60薄膜,并用X射线衍射及穆斯堡尔谱研究了非晶Fe40Zr60合金吸氢问题。结果发现,吸氢后非晶Fe40Zr60的同质异能移位IS及四极分裂QS增加,且随着Fe浓度减小,非晶FexZr100-x合金吸氢前后其同质异能移位变化ΔIS增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让更多的旅客感受到现代科技为铁路带来的快捷和便利,我校接受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承担广深铁路“互联网和电话订票系统”系统的研制、开发工作,并于2004年9月20日,率先在深圳推出铁路电话订票系统。  相似文献   
19.
王芳  胡勇  崔维成 《船舶力学》2016,20(12):1557-1572
为进一步探索深渊海沟,需要研制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给定设计深度下,潜水器的成功研制取决于对载人舱选材的合理性。合理选材使得载人舱的重量较小,同时,材料具备良好的综合性能使其能够承受非常高的外部压力及适应严峻的环境条件。在全海深载人舱设计过程中,马氏体时效钢以其较高的强度、良好的韧性、较好的可加工性能及热处理性能而备受关注。其中,18Ni系马氏体时效钢因具备较好的综合性能而作为全海深载人舱的备选材料,因此在载人舱设计之前需要对备选材料的综合性能进行合理的评估。该文对载人舱材料选择标准进行了探讨,以此为基础,针对18Ni系马氏体镍钢的重要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将为后续的材料试验研究和载人舱初步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控制策略。以潍柴蓝擎共轨柴油机为平台进行了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性能匹配试验,台架试验显示,所设计的控制策略可实现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的精确控制,对提高发动机低速扭矩,改善发动机低速和部分负荷时的经济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