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8篇
综合类   26篇
水路运输   22篇
铁路运输   27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微观模拟模型中车辆旅行时间确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微观条件下车辆在城市交通网络中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在考虑影响车辆个体行为的各种因素之后,给出了车辆在非拥挤路段的行驶时间,在拥挤路段的排除时间和通过交叉口行史时间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动态条件下车辆行史路径的确定方法,为城市交通网络中微观模拟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
文中指出目前公路工程地质中常用规范的部分问题和不足,以及各种规范条文之间的矛盾,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和见解,建议在工程中实行。  相似文献   
23.
用边标号法解决交通网络连通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连通性表达法,称为“边标号法”,从算法的角度解决了增虚拟边网络连通表达法和对偶图网络连通性表达法所带来的大量工作量问题,在对交通网络不作任何修改的情况下,清楚而有效地表达出网络的连通特性,体现出了边标号法的优越性,并用一个具体实例通过程序实现了方法。  相似文献   
24.
本文指出了一种三电平IGBT逆变器简化吸收电路工作时存在的两种瞬时短路过电流现象,对此短路电流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用于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主电路半桥测试方法,该方法模拟了三电平电路含有死区时间的各种实际开关工作状态。利用该测试方法,对该吸收电路进行了测试,仿真和实验证实了此短路电流的存在及该测试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介绍用于电机试验的基于PC机的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并主要介绍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主要硬件模块及控制软件的开发和设计。  相似文献   
26.
构造出高速铁路动车组不区段使用条件下动车组周转优化的数学模型,提出动车组使用数量的公式,以拟建的京沪高速铁路为背景,给出了模型的实例。  相似文献   
2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行业的特色化、个性化应运而生,客运行业也不例外。一种针对特殊消费群体的崭新的客运模式-城市间商务直通车也就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本文希望通过对这种新型运营模式介绍,能唤起社会和有关主管部门的思考,进而从政策、管理上对这个“新生儿”加以培育和规范,使之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28.
重空车流运行组织的协同优化理论及模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相似文献   
29.
双向编组站车流接续的综合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双向编组站车流作业的特点,将各车场能力、解体能力、交换作业能力、衔接方向的通过能力和编组场的股道数作为约束条件,将车辆在编组站的走行距离和集结时间,交换车的作业费用以及在其它车场的作业作为目标函数,构造了车流接续的综合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模型,并从多方面对遗传算法提出改进策略,仿真计算表明,该模型和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了双向编组站的车流接续问题。  相似文献   
30.
列车提速对编组站运营工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提速导致的列车不均衡到发对编组站运营工作的影响问题,提出新的基于列流分析的编组站运营组织模拟分析模型,该模型准确描述了编组站车流接续、到发线占用与调机运用三部分间的协调条件,自然地揭示了变动车流条件(列车运行图、编组计划等)、编组站设备与不同运输组织措施的相互关系,并给出了用于分析编组站运营组织效能的计算机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已开发的模拟仿真软件系统,以某干线为案例,对1993年、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