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7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在周边大港的迅速崛起下,中山港单纯依靠喂给模式很难维系长远发展。唯今之计,开辟近洋发展模式,与周边大港错位发展,形成中山港的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2.
顶着超级工程光环而来的港珠澳大桥,从“待产”的那一刻起,就有无数的海事人员开始为其安全建设而筹谋。开工建设之后,更是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超级待遇:从“一站式服务”、项目安全化管理到海事专业技术支持小组和航海专家顾问团队,大桥办不断进行着水上安全监管的创新。  相似文献   
63.
胡素青 《珠江水运》2014,(22):11-12
中国人讲求借势。借国家大势,借友邻之势,借产业发展趋势等等,不一而论。而珠江以及珠江水系内所有的港航企业,也曾无比期盼早日出现一种可借助之势。如今,国家已经从战略层面出台两大政策促珠江发展,能否把握“一路一带”的历史机遇,加快珠江水运通道及水系物流网络的建设,是摆在珠江水运面前的一张答卷。当前,珠江航运面临新的发展契机,珠江-西江经济带(以下简称“两江经济带”)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正在逐步推进,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打通珠江西南人海通道已逐步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64.
胡素青 《珠江水运》2014,(13):24-26
随着“岁月号”的沉没,这艘船舶本身告别航线,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但曾与这段历史有关的人,造成这段历史的隐患,还有曾去挽救过这段历史的力量,都还没有从这场灾难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65.
胡素青 《珠江水运》2014,(15):26-27
超强台风“威马逊”来临前,往来琼州海峡的客滚船舶上,不是所有的船长都那么淡定。他们中的一些人,在为寻到一块避风的锚地而“着急上火”。湛江徐闻县海运公司的一名负责人周平在电话中无奈地说:“我们不怕台风,怕的是台风来临前找不到合适的锚地。”  相似文献   
66.
胡素青 《珠江水运》2014,(21):13-14
20来岁的年轻人,他们初入社会进入海事,在现实的打磨中还能如何保留内心最本真的东西?心理经过一番挣扎之后,如何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老”海青建言: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和未来。“马云:员工的离职原因林林总总,只有两点最真实:一是钱,没给到位;二是心,委屈了。”近期,广东海事局某下属分支局有4名年轻人相继辞职或考取地方公务员离开,很多人开始关注:年青人对海事怀有怎样的希望?  相似文献   
67.
中国已不可抗拒地进入重化工时代. 惠州,这座以大亚湾石化基地闻名的城市,早已不可避免地旋进这股浪潮. 我国的石化产业从北端的渤海湾开始,一直到西南出海口北部湾,绵延1.8万公里海岸线.这样的布局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缩短运距、节省成本,但同时,也挑战着沿海生态环境的承受力,公众环境需求与环境形势间的矛盾已经浮出水面. 作为一个世界级的石化基地,大亚湾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船舶溢油和化学品泄漏的严重威胁随时挑战着日益脆弱的海洋环境.  相似文献   
68.
船流如织的珠江口水域,通航情况为何如此秩序井然?受到海上恶劣天气影响时,是谁在妥善组织交通、快速避险?而当发生交通意外时,又是谁第一时间派人救援?珠江口水域是我国水上交通运输最繁忙的水域之一:外通南海太平洋、毗邻港澳,连接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等珠三角经济最发达地区港口,后连东江、西江、北江,形成珠三角水网。这里每天的船舶流量达4千艘次,每年达150万艘次,进出港船舶小至渔船、客船,大至30万吨级的船舶,成为我国船舶活动最密集的水域之一。  相似文献   
69.
6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呼吁全党同志要积极参与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  相似文献   
70.
<正>2014年,广东海事人谈的最多的无疑是"新常态",新的政策环境、新的转型态势、新的廉政举措、新的文化氛围、新的执法手段,这一切共同组成了广东海事的新常态。在新常态下,广东海事的年度十大事件呼之欲出。以信息化推进海事监管现代化,一方面依托信息技术创新,解决监管能力不足,促进监管手段从"汗水型"向"智慧型"转变;另一方面,依托制度建设,重构现场监管体系,促进管理格局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