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4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分析了潜艇舱室固态胺CO2吸附及水蒸气再生的反应机理,指出了CO2水合反应和水合CO2分解反应分别为吸附与再生过程的慢反应.在实际工况下,固态胺吸附CO2的速率受传质控制,水蒸气再生过程很快,其速率不是主要关注的问题.基于双膜理论及双电层理论,分析讨论了固态胺吸附传质过程,推导出了CO2总的传质速率方程,给出了影响速率的2个可调因素--温度及固态胺的含水量.  相似文献   
32.
潜艇舱室固态胺CO2清除技术的基础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国内外潜艇舱室二氧化碳的清除方法,指出了固态胺技术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分析了固态胺吸附与再生的理论基础,给出了成功应用该技术需要优先解决的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33.
介绍了基于AVR单片机ATMEGA8的空气消毒机系统的功能及设计原理,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流程图。该消毒机不仅具有臭氧、紫外线和高效滤器组成的三重杀菌消毒功能,还能实时检测并显示室内空气质量情况。此仪器经投入使用后,具有运行稳定可靠,适应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4.
本文讨论了燃油系统沉积物形成规理及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并阐述了燃油系统清洗剂清除沉积物的原理。本文中的燃油系统清洗剂采用高分子清净分散剂、载体油、低分子表面活性剂、溶剂等组分复配而成。它用来加入汽油中,随汽油的流动面自动将汽车油箱、油管、化油器等处沉积的水分、胶质、积炭等沉积物清洗干净,从而改善发动机的各项性能,如降低油耗、减少尾气排放、增大动力、消除怠速不稳等。  相似文献   
35.
本文分析了柴油在发动机内的燃烧特性,论述了国内外柴油消烟节油剂的发展和现状,提出研制新的复合型柴油消烟节油剂应从改善柴油特性入手,以柴油消烟剂为主,包含柴油沼净剂、助燃剂、乳化剂、除水剂等多种成分,经复配而成,利用其协同效应达到令人满意的催化燃烧,减少汽车尾气中烟尘含量,提高燃油沼净性能和雾化能力,不引入二次污染等功能。同时分析认为优良的柴油消烟节油剂,能够满足人们的节能和环保要求,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6.
以油溶性有机图的摩擦学应用为出发点,利用实验室静态成膜实验模拟了新型油溶性润滑油摩擦改进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MoDTP)摩擦化学反应过程,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反应生成的表面膜进行分析,对其摩擦化学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素和分析。  相似文献   
37.
潜艇舱室SAF吸附CO2影响因素考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实验考察了CO2浓度、气体温度、气体湿度、气体流量、SAF含水量及堆密度等因素对单位质量SAF于5~20 min内吸附CO2量的影响.气体温度21.5~34.5 ℃、气体相对湿度60%~100%、SAF含水量75%~125%范围内,相同的吸附时间,吸附量变化很小;CO2浓度0.30%~0.70%、气体流量4~10 m3...  相似文献   
38.
基于AVR单片机的四相步进电机驱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由AVR单片机为核心的四相八拍步进电机的驱动设计,并用电路图、数据表格和子程序的方式说明了四相八拍步进电机的硬件驱动原理和驱动软件的设计实现。采用了35BYJ46型四相八拍步电动机,通过对AVR单片机Atmega8的I/O口编程实现对步进电机的环形分配器驱动编码,采用了达林顿管电路ULN2003驱动设计,通过程序改变步进电机的方向和速度,实现了对步进电机的稳定、可靠控制。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由AVR单片机控制的晶闸管电路,通过对工频电压零点相位的检测,控制晶闸管的导通角度,实现PG电机的电压调整的调速过程,并通过对PG电机霍尔传感器信号的反馈采样,实现对电机的风速平稳调整和工作故障判断。  相似文献   
40.
应用化学涂敷法制备了铜离子螯合纤维,考察了其对铜离子的平衡吸附过程及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对比了螯合纤维及D113树脂吸附铜离子的速率,并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拟合,从而得出结论——在相同的pH值和浓度下,螯合纤维的吸附速率是D113树脂吸附速率的十几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