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如火如荼,据罗兰贝格分享的研究报告分析:203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86%,浪潮之下,向新能源转型的重要性凸显。在电动车油液领域,嘉实多一直是引领技术创新和市场潮流的“先行者”和“弄潮儿”,无论是发布电动车油液专属品牌,还是与BYD等众多头部OEM战略合作,抑或是建立引领行业的NEV研发中心等,种种举措彰显其战略前瞻性、技术领先性和品牌领导力。 相似文献
2.
2018年12月12日,'我的第一台智能汽车——小鹏G3正式上市,综合补贴后全国统一售价13.58万-16.58万元,并同期启动交付。'作为小鹏汽车旗下首款上市车型,小鹏G3设计初期便定位于互联网基因纯电SUV,全车配备23个智能传感器,拥有融合听觉、视觉的全方位AI感知能力。整车高度智能化,通过随车助手'小P'可以识别、处理和执行用户的自然语音指令,实现车辆控制。结合小鹏汽车专属ID,小P能够学习并记忆用户的使用习惯,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成为'认识你、理解你'的得力助手。同时车辆能通过搭载的人脸识别传感器延展出人脸识别安全支付。 相似文献
3.
激光雷达能被业界公认为自动驾驶不可或缺的高精度传感器,皆因其能以高密度点云提供准确的三维信息。它上次出现在本刊,应该是三年前所刊发的《自动驾驶的天眼——激光雷达是个啥》技术科普文章。三年时间过去了,激光雷达技术已经日益成熟并走向多技术路线并存,看来是时候用几期文章,给大家更新一下它的近况。 相似文献
4.
5.
6.
曾经的2018年,众多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被不少人称作是造车新势力元年,当年的这些企业无一不是高调表示,计划在2018年上市交付新车。可随着2019年明处暗处逐渐开始出现的各种隐忧,加上经历2020-2022年连续三年被新冠疫情无情躁的消费市场洗礼之后,曾经的元年盛世,今日回看似乎经历了一场生死浩劫。活下来的多少有点“庆余年”味道,而那些昙花一现,曾经“努力”过却没走下去的,似乎只剩下唏嘘与叹息。 相似文献
7.
8.
"现在市场上有些系统,让你在驾驶过程中,明显的感觉到车身的摆动,说明它们的车道保持不好。这样会影响驾驶者的驾驶体验。对我们而言,度量级别不重要,重点是稳!"——采埃孚全球CEO沃夫翰宁·施艾德回顾过去三年所经历的CES展会,整个自动驾驶行业一直长期处于亢奋状态。从L2-L5级别,只要你想似乎都能找到相对应的产品以及解决方案。仿佛大家之间正进行一场不言而喻的军备竞赛。远的不说,单说采埃孚本身,2017年第一次亮相并现场与百度合作上车的ProAI至今历历在目。随后两年,ProAI的型号一年比一年高,性能也逐代强悍。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区区8000万人口的德国,竟然会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为什么工业化起步并不比英法美要早的德国后来居上,为什么战后百废待兴的德国能重新成为欧洲工业的领头羊,或许看看他们在汽车工业上的一些该让世人所铭记的成就,会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0.
七十年波澜壮阔,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举行奠基典礼,开启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第一步。1956年7月13日,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解放牌载重汽车下线,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中国汽车工业70年发展历程是一个创新的历程,一代又一代中国汽车人投身其中,我们都是汽车的追梦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