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129篇
综合类   137篇
水路运输   134篇
铁路运输   100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1.
针对曲线纤维变刚度复合材料层合板在高速列车壁板结构轻量化设计中的广阔应用前景,研究了弹性、黏弹性变刚度复合壁板在亚音速流场中的气动弹性稳定性问题. 首先,基于Mindlin厚板理论和势流流动理论分别描述壁板结构变形和亚音速气动力,根据虚功原理和有限元法建立了曲线纤维变刚度复合材料弹性/黏弹性壁板的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模型,进而采用复模态理论求解复合材料变刚度壁板发散临界速度;在验证方法正确性和收敛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壁板关键参数等对复合变刚度壁板发散失稳特性的影响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与直线纤维壁板相比,通过调整曲线纤维路径可以实现壁板的发散临界速度50%左右的提升,有效增强壁板气动弹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512.
研究了出行者对路网熟悉程度的指标与交通流分配均衡性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具有指数形式信息素更新策略的随机用户均衡模型蚁群优化算法, 建立了从Logit模型加载, 到交通需求确认及路径流量、路段流量、路段阻抗、路径阻抗迭代计算的交通分配动态循环流程; 计算了Nguyen-Dupuis路网模型中各路段的流量与阻抗, 并与连续平均算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通过调节出行者对路网熟悉程度的因子, 分析了蚁群优化算法与连续平均算法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连续平均算法和蚁群优化算法计算的路段流量分布分别为20~280、40~260pcu, 蚁群优化算法的流量分布区间减小了15.4%, 路段流量的最大值减小了7.1%, 因此, 采用蚁群优化算法计算的路段流量较为均衡; 采用蚁群优化算法时, 在Nguyen-Dupuis路网模型中各路段流量的标准差从65pcu降至48pcu, 88%可选路径的阻抗分布在61~64, 且84%的路径阻抗低于采用连续平均算法计算的阻抗, 因此, 采用蚁群优化算法减少了用户出行时间; 当路网熟悉程度分别为0.01、0.1、1、2、7、11时, 采用连续平均算法计算的路段流量标准差分别为75、65、50、47、45、45pcu, 采用蚁群优化算法计算的路段流量标准差分别为48、48、48、47、43、43pcu, 可见, 随着路网熟悉程度的增大, 分配在各路段上的流量范围逐渐减小, 标准差趋于稳定, 信息素更新策略对出行者的路径选择概率影响越明显, 出行者选择阻抗小的路径的概率变大, 因此, 采用蚁群优化算法对路段的流量分配逐渐优于连续平均算法。   相似文献   
513.
为了满足对系统各个设备的配电控制与管理,设计了一种将设备电源启动、电源分配、设备状态显示以及控制功能规划为配电控制部件、配电执行部件和配电面板三个单体实现的智能配电设备。该智能配电设备采用功能全面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设备分时/分流受控输出、直流输出过压/过流保护和交流输入过欠压/输出过流保护等功能;采用多路并网控制,通过以太网与指控分系统通讯,可实时上报设备状态和故障信息,并且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可通过上位机实现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514.
贺学业  曾广忠 《人民交通》2020,(1):72-72,74
对于现代公路桥梁工程的检测工作来讲,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非常关键,检测技术中也有很多种类,其会对整个公路桥梁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实施检测,确保公路桥梁工程质量的基础之上,更能够为公路桥梁检测工作的实际开展提供支持,推动公路桥梁施工建设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515.
船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技术是1项高效的NOX脱除技术,已经在船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着环保要求调整与能源结构的变化,船用SCR技术也需要相应调整。目前船用SCR多使用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Urea-SCR)技术,此技术受船用燃料油中杂质及烟气排气温度影响较大。其中,船用燃料油中的硫(S)及碱性金属等物质含量高,对催化剂的毒副作用明显,限制了船用SCR的使用。船舶主要使用柴油机,决定了烟气排气温度变化区间,通过影响尿素水解产NH3效果、SCR反应器布置形式及催化剂活性,最终影响尾气脱硝效果。上述现状表明,使用船用燃料油的船舶,带废气加热的LP-SCR系统设计将是SCR设计的重要方向;寻找产NH3效率高及控制精确的安全NH3源(或方式),对于船用SCR系统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燃料品质、降低烟气中毒副作用限制,可为研制发展船用新型低温、抗毒催化剂提供基础。由于碳中和目标,低碳、零碳燃料船舶将是全球趋势,使得燃烧后排气不同,进...  相似文献   
516.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推动了各个行业领域的现代化发展,在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建设、检测工作中行,提升检测技术的应用成效,不但能够强化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监测成效,更能够全面其强化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为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奠定基础.文中对现代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应用的检测技术进行深入探析,找出其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的探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