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9篇
  免费   25篇
公路运输   488篇
综合类   206篇
水路运输   139篇
铁路运输   151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针对西安高新区在建纬三十路线位上一处深度被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虚填深度为3. 65~10. 5 m的砖厂取土坑,结合建设单位提出的在市政建设中采用环保材料的要求,考虑道路沿线的限制因素,提出了对垃圾坑翻挖回填的路基处理方案,并铺筑试验段以确定最佳施工工艺.试验段结果显示:采用翻挖回填的处理方案效果良好,对于建筑垃圾回填路基施工质量应采用施工工艺参数和沉降差2个指标进行控制,并对沉降差指标给出建议值.最后进行了社会经济效益分析.本文为路基垃圾坑处理以及土石混填路基施工技术积累数据和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992.
普通船舶入侵检测模型不能过滤垃圾数据,导致模型检测有效性下降。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基于四层过滤的船舶通信网络入侵检测模型。通过E-R图设计、连通接口设计2个步骤,完成四层过滤船舶通信网络的搭建。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结构性质分析、检测不变量确定、检测流程完善3个步骤,完成基于四层过滤船舶通信网络入侵检测模型的研究。设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船舶入侵检测模型相比,应用新型模型后,垃圾数据过滤强度、入侵检测有效性均得到一定程度提升。  相似文献   
993.
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中国沿海溢油事故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由于评估方法和索赔机制的不健全,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赔偿。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在司法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溢油损害评估方法,主要有美国的自然资源损害评估技术和生境等价分析技术、中国的渔业损害评估和“塔斯曼海”轮溢油索赔案中的生态损害评估方法,分析了中国在索赔机制与评估方法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最后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中国应尽快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建立船舶油污保险和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积极探索新的溢油损害评估模型与方法,并制定适用于中国不同海域的国家标准与规范。  相似文献   
994.
<正>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的不断发展,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成为人才需求趋势。构建基于跨专业融合平台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新时代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对长期形成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依赖”,同时,限于职业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职业院校顺利依托跨专业融合平台进行技能人才培养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995.
与国内使用道岔和超限区段进行侧冲防护的方法不同,泰国信号联锁系统中仅采用侧防区段检查的方式,对进路存在的侧面冲突风险进行安全防护,且泰国信号联锁系统中侧防区段主要分为绝对侧防区段、条件侧防区段和区间侧防区段。结合国内铁路侧冲防护方案,对泰国信号联锁系统的3种典型侧防场景进行分析,总结其侧防区段的设置在联锁逻辑安全性和行车效率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为信号联锁系统侧冲防护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6.
张雪彪  贾洞洞 《船舶》2023,(3):70-75
鞍形板是典型的船体双曲度板之一,在使用高频感应加热成形鞍形板的研究过程中,多加热线的感应加热变形预测是钢板感应加热工艺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该文基于固有应变理论和弹性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大量钢板多场耦合的数值计算建立了工艺参数和固有应变的关系数据,以实际的固有应变作为载荷输入参数,应用弹性有限元模型计算多加热线鞍形板的整体变形。鞍形板的弹性有限元分析结果得到的挠度值与实验值一致,计算时间短,计算误差符合工程精度要求。因此,分析结果表明鞍形板多加热线的弹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可以应用于鞍形板的变形预测。  相似文献   
997.
本文以H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H公司成品仓库现状分析,发现其功能区布局、备发货流程和堆垛方式存在不合理,影响仓库作业效率和仓库利用率。因此,本文以IE(工业工程)的原则和方法对成品仓功能区布局、堆垛方式以及备发货流程进行优化,提升H公司仓库整体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998.
利用局部逃逸策略(Local Escaping Operator, LEO)对原始教与学优化算法(Teaching Learning Based Optimization, TLBO)的部分解进行替换,使其快速跳出局部最优,提出一种改进的教与学优化算法(Local Escaping Teaching Learning Based Optimization, LETLBO),并将其应用于船舶实时路径规划中。在船舶实时路径规划仿真试验中,利用概率图搭建搜索地图,利用高概率区域模拟目标所在区域,并采用贝叶斯定理设计一个概率函数作为目标函数。同时,为更好地实现实时路径规划,提出以个体为单位,利用在个体探索时高概率区域同时移动的方式模拟船舶在搜索时目标同时移动的情况,成功模拟船舶实时路径规划,保证试验的有效性。通过船舶实时路径规划仿真试验测试2种模拟情况下LETLBO与原算法及其他多种经典算法的性能,结果发现LETLBO在2个情景中找到目标的概率相比原算法分别提升41.88%和43.38%,运算时间分别减少0.978 9 s和0.375 2 s,且综合性能更优,说明改进的算法具有更好的探索寻优能...  相似文献   
999.
客观、合理的粮食铁路物流运输节点选址对粮食物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影响粮食铁路物流运输节点选址的经济性因素、供给性因素、需求性因素和便利性因素,构建了粮食铁路物流运输节点选址评价指标体系,以陕西省三秦快运线为例,运用熵权-TOPSIS法进行粮食铁路物流运输节点的选址,为粮食铁路物流运输节点的选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为研究4线高速铁路混合梁斜拉桥新型钢混结合段的力学性能,以主跨672 m的安九铁路鳊鱼洲长江大桥主梁钢混结合段为背景,开展局部缩尺静力和疲劳模型试验,并结合有限元分析钢混结合段的应力分布、滑移开裂及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最不利工况下,结合段钢构件应力沿横向分布不均且边箱处最大,沿纵向在承压板处产生突变,承压板传力作用显著;最大负弯矩工况下,钢构件的实测应力在1.8倍逐级加载过程中均呈线性变化。钢混间最大滑移仅为0.065 mm,结合段钢混间协同变形良好;挠度结果反映结合段具有良好的刚度并整体呈弹性受力状态;混凝土段顶板于1.4倍最大负弯矩加载时开裂,1.8倍加载下裂缝纵向分布形态表明结合段受力优于钢过渡段。活载最不利工况下,边箱顶板处为主要疲劳敏感区域,钢过渡段水平隔板在疲劳165万次后发生开裂,其余钢结构未开裂;混凝土在疲劳50万次后即开裂,但裂后劣化并不显著;剪力钉和PBL连接件抗疲劳性能良好。钢混结合段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及抗疲劳性能,传力合理,可为类似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