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28篇
公路运输   78篇
综合类   42篇
水路运输   80篇
铁路运输   27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桶式基础结构是一种新型防波堤结构,目前尚没有成熟的设计标准和施工工艺。结合连云港徐圩防波堤工程, 介绍此结构的设计荷载工况、结构模型试验、有限元分析方法、配筋方法。通过对比土体-结构相互作用模型和简化独立 桶体模型,说明两种分析方法的优劣。以实例对比说明中国规范和美国混凝土学会ACI 318规范关于双向板裂缝宽度的计算 方法。  相似文献   
172.
沥青高温性能评价新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慧彦  同鑫 《中外公路》2011,31(3):263-266
针对中国目前评价沥青高温性能常规指标的不足,根据沥青材料流变学特性提出评价沥青高温性能的新指标,研究发现沥青零剪切粘度(ZSV)与沥青高温性能有较好的相关性,但其测试方法较复杂.文中采用沥青稠度仪测定沥青零剪切粘度,根据沥青稠度曲线分析得到无论是基质沥青或是改性沥青,沥青稠度与其高温性能有很好的相关性,尤其是针对改性沥...  相似文献   
173.
不同进洞方式对隧道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明辉  王民  丁文其  黄清 《公路》2007,(10):220-223
以偏压连拱隧道为基本模型,对8种不同的进洞开挖方式进行模拟计算,获得了偏压连拱隧道在不同开挖顺序施工时各阶段围岩的边坡沉降、应力应变状态变化情况;通过分析比较,得到了偏压连拱隧道合理的进洞方式,为今后类似条件下连拱隧道的进洞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4.
本文把结构有限元法和流体奇点法结合起来,用模态分析的原理求解任意形状的平面或空间浸水结构的前几谐调的附连水质量和固有频率。并编制了流固耦合振动的通用程序。对自由液面、水底平面和岸壁的各种组合边界条件,在程序中应用映射技巧处理。文中给出了导管模型在空气中和水中的振动试验结果以及用所编程序对该导管的计算结果,还导出了导管附连水质量的近似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5.
176.
《集装箱化》1994,(4):15-15
德国荷瓦茨德意志造船公司正在对建造8000TEU集装箱船进行可行性研究,将考察和研究有关的各种问题。这种超级集装箱船只能在经选择的极少数港口挂靠。该公司将与港口当局、港口经营、造船厂、海运界等讨论有关问题,并根据研究结果作出是否建造8000TEU船的决定。目前,600TEU超级集装箱船已完成设计。  相似文献   
177.
178.
基于GIS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镇鑫  桂岚  郑京杰  彭超志 《公路》2003,(11):138-142
阐述了WebGIS的概念、特点和开发策略,提出了基于WebGIS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思路。介绍了可用于交通领域的WebGIS平台—iTGIS,在其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基于WebGIS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79.
软土地基容许工后不均匀沉降指标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高等级公路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提出了地基不均匀沉降对中岙结构产生的附加应力的分析模型,并采用平面八节点等参元分析了不同沉降值对路面响应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指标容许值。  相似文献   
180.
通信系统是现代有轨电车运营指挥、服务乘客的网络平台,是现代有轨电车正常运转的神经系统,可为列车运行的快捷、安全、准点提供基本保障。对沈阳现代有轨电车通信系统整体系统方案、特点、功能等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参建经验,提出几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