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5篇
综合类   6篇
水路运输   83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郑明 《游艇业》2011,(12):23-23
中国最晚从战国时期已出现驶风帆蓬。到东汉时期则已基本成形为安全、有效的中华帆,这过程大约经过了六、七百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郑明 《船舶》2001,(1):23-25
由于风浪对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影响较小,故而非常适用于油田交通。为此,美国及日本均建造了这种油田交通船。本文介绍了美国的“静水河”号(Still Watre River)及日本的“宇宙”号(COSMOS)小水线面双体油田交通船。  相似文献   
13.
加速发展我国高性能船舶和水上高速客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明 《船舶工程》1997,(1):9-11
为开发海洋经济,发展海上运输,加快海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必须加速发展高性能船舶和水下高速客运。为此,本文提出了有关决策层参考的几点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古今中外学界评析郑和下西洋壮举之动因、目的、使命,众说纷纭,我个人在研究中体会主要有四点:  相似文献   
15.
1982年出版美籍俄裔工程师、艺术家V.A.斯多克罗夫的(《中国船》水彩画集。在该画集中描绘福船中有一型大兵船,原画集中说明:“大兵船等战船在19世纪末便消失了,据说在明代水师有3000余艘船,但在中国没有留下其技术档案。其船图系依据1842年法国海军巴里上尉曾绘作的精致素描,再加工描绘。图示船长40米,宽8.5米,深4米。帆采用棉布质材料(当时大部分采用麻棕质帆),主桅顶上旗帜,显示船名和指挥官。  相似文献   
16.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帆船与海洋科技在世界上曾长期占有领先地位、别具一格,负有盛名. 中国著名的船史专家唐志拔、席龙飞、辛元欧、王冠倬、扬槱教授等先后著有《中国舰船史》、《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史》、《中国造船史》、《中国古船图谱》、《帆船史》.这几部专著为记载中国舟船科技历史上开了先篇,这几位学者都认为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船舶发源地之一,中华帆船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00年左右),在外形、线型、结构、船具、配套以及建造工艺等方面均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及别具一格的创新.还提出是黄河、长江与海洋共同孕育了中国的舟船文化.  相似文献   
17.
郑明 《驾驶人心理》2006,(11):47-48
1946年4月8日,出席重庆国共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共代表王若飞,秦邦宪,为了向中共中央汇报请示,和新四军军长叶挺、中共中央职工委员会书记邓发、进步教育家黄齐生等冒着恶劣天气飞返延安,同机的还有八路军军官李绍华、彭踊左、魏万吉、赵登俊、高琼和叶挺夫人李秀文及其子阿九、其女扬眉以及4名美军驾驶人员。当天下午,飞机在山西省兴县的黑茶山遇浓雾失事,机上人员全部罹难。  相似文献   
18.
郑和下西洋,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汉唐宋元以来的海上航线,使中国远洋航行出现划时代的.全面的、实质性的突破,形成多点交叉的综合性海上航路网络,航线之远。纵横交叉之多都超过前代。郑和船队不仅熟练地航行在已开辟的航路上,而且还开辟了通过印度古里(今卡泽科特)和溜山(今马尔代夫群岛)直达阿拉伯半岛红海沿岸和横渡印度洋到东非海岸一些港口的航线,  相似文献   
19.
独柱支承直线连续箱梁桥的动力特性与普通双支承连续箱梁相比发生一定改变,而桥梁结构动力特性与活载冲击系数、桥梁抗震性能有着紧密联系。通过有限元计算对比分析独柱支承直线连续箱梁桥和普通支承连续箱梁桥的动力特性差异及其对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独柱支承连续箱梁桥冲击系数和地震反应仍可按规范和目前工程常规做法进行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20.
我到澳门海事博物馆去参观,收获颇多。中葡人士热爱世界和中国舟船文化,勤于编撰舟船历史,多本大部头专著是数年积累研究的成果,而供职于该馆的画家赵绍之先生另辟新径,以风景油画回顾记录了澳门港城的海景、船像、帆影,殊为可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