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3篇
  免费   44篇
公路运输   616篇
综合类   320篇
水路运输   346篇
铁路运输   390篇
综合运输   7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为了研究连续下坡道路的坡度、坡长与事故的关系,采集了5条典型连续下坡路段(总长度为76.68 km)的1 276起事故数据。从事故起数沿下坡方向的里程分布规律可以看出,事故集中分布在下坡路段的下半段,并且随着里程的积累而增加。对事故率与事故地点坡度和一定坡长的平均坡度分别进行线性和指数回归,对比回归结果和方程的样本决定系数R2,显示事故率与平均坡度的相关关系较事故率与地点坡度的相关关系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52.
双向土工格栅处理桥头跳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桥头跳车问题,对采用双向土工格栅加筋与短搭板相结合的方法在武汉阳逻长江大桥接线上进行了实体工程试验研究,对桥头加筋和没有加筋路堤的分层沉降和地基沉降,以及路堤中的土压力进行了对比观测。建立了考虑土工格栅-土界面接触特性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双向土工格栅加筋层数、层间距、格栅的抗拉模量,桥头路堤填土的模量、粘聚力、内摩擦角和地基土的力学性质时桥头路堤沉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双向土工格栅加筋和短搭板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达到消除桥头跳车的目的;从桥头路堤表面向下以一定层间距布设加筋层,随加筋层数的增多(加筋深度随之增大),外荷引起的附加剪应力能向更深处传递,是加筋效果提高以致桥头差异沉降减小的重要原因,但最大有效加筋深度约为2.5~3.6m;当格栅层数一定时,如果采取等间距布置,适中的层间距时桥头路堤沉降最小;增加填土的弹性模量和内摩擦角或土工格栅的刚度,可以有效降低双向土工格栅加筋的桥头路堤沉降。  相似文献   
953.
954.
由于我国核电产业发展迅速,公路运输方式不能满足乏燃料的运输需求。为了解决滨海核电站及海上核设施的乏燃料运往内地后处理厂的问题,需要设计一型乏燃料运输船进行海上运输。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乏燃料运输船具有容量大、安全性好的优势。通过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乏燃料运输船设计,参考国内其他类型运输船的成功经验,并分析我国乏燃料的运输需求,对乏燃料运输船提出初步设计。提出的乏燃料运输船的总体方案概念设计,旨在为我国乏燃料运输船设计建造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55.
土工格栅加筋路堤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修筑了4段连为一体的试验路堤.其中3段含土工格栅加筋层,格栅层间距各不相同,另1段没有加筋.用土压力盒测量了每段路堤底部的竖向土压力.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有限元模型,模型得到了试验数据的验证.用该有限元模型对土工格栅加筋路堤进行了计算分析,探讨了加筋层间距以及路堤土的内摩擦角、粘聚力和弹性模量等因素对加筋路堤沉降和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56.
本文中使用国V汽油在底盘测功机上对4辆不同技术路线的直喷、非直喷轻型汽油车进行了测试循环对低温尾气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测试循环包括欧洲的ECE、美国的FTP75和最新的世界统一循环WLTC。重点研究了循环对汽油车在低温环境下CO,THC/NMHC和NOx排放及油耗的影响,并对车辆冷起动瞬态排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循环对汽油车低温CO,THC/NMHC和NOx排放影响明显,针对不同技术路线车辆总体上这几种污染物排放从高到低依次为ECEWLTC3FTP75,说明相同限值下,欧V和国V循环低温排放控制较严,美标循环较为宽松。研究还发现,70%以上低温排放主要产生在车辆冷起动后的100s内,且第一个怠速时间和第一个加速度是影响整个循环排放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57.
针对山岭公路隧道浅埋段常用的明挖法与暗挖法施工的不足,以宁波309国道改线工程浅埋隧道施工为例,提出盖挖支护施工方法,在明挖地表一定深度后,先修筑土模并施作暗洞顶部防护结构(盖拱),在盖拱防护下采用左右错台暗挖法进行隧道施工,然后回填盖拱顶部土体,做好植被防护与排水措施;盖拱采用拱部明挖法与土拱模法开挖与浇筑,基坑采用台阶放坡法开挖,坡面采用锚喷支护,基坑内采用明沟抽排水,盖拱模板采用对拉预应力螺杆保证其浇筑质量,并根据施工过程提出了质量控制标准与措施。  相似文献   
958.
针对以往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的不足,根据结构可靠度理论,引入神经网络理论和Monte-Carlo理论,结合结构有限元分析方法,提出基于有限元-神经网络-Monte-Carlo的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首先,建立结构有限元法分析模型,进行结构分析得到相应的结构响应量;然后,用得到的作用效应和结构响应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高度非线性映射关系的结构作用效应-结构响应模型;利用神经网络随机产生足够多的结构响应值;最后,用Monte-Carlo法计算结构的可靠度。该方法充分发挥了各方法的优点,相互弥补了不足,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为结构可靠度计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59.
通过对沥青路面混合料的级配离析和温度离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危害进行分析和讨论,指出了摊铺机结构和施工方法不当是造成级配离析的主要原因,而自卸卡车的运输过程是造成温度离析的主要原因,并相应地提出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60.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路况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况状况数据是养护评价与决策的依据,高速公路宜采用先进高效的检测设备并加强检测频率,介绍了检测频率、检测设备和检测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