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5篇
  免费   38篇
公路运输   630篇
综合类   315篇
水路运输   345篇
铁路运输   338篇
综合运输   7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1.
简要介绍STP系统的原理,就STP系统在大准铁路公司中应用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同时介绍大准铁路公司对STP设备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2.
对大比例尺GPS辅助空中三角数码航测技术和实施方案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并对焦作测区进行了实测,测出的图件的精度与实际检测的精度基本吻合,并且能省去大量的野外像片控制点联测工作,缩短了航测成图的周期,加快了地图数据更新的速度,说明完全可以进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3.
作者简述了TMIS和CMIS车辆管理的主要内容,讨论了TMIS与CMIS交换车辆物理特性数据的信息处理流程和各主要文件的数据结构,探讨了实现数据传输的方式和系统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114.
机车瞬间故障检测诊断记录系统的设计与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故障诊断是保障列车安全可靠运行的技术基础之一。本文就采用机车瞬间故障检测记录系统对机车的瞬间故障定位和故障诊断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讨论,介绍了该系统的技术原理和软硬件设计中的几个典型问题,以及该系统在机车故障检测与定位中的作用及实际的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5.
前置式客车发动机舱通常会产生热回流现象,造成发动机冷却效果变差。本文利用CFD方法分析某前置式客车发动机舱产生热回流的机理,提出热回流解决方案并进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16.
精密控制测量中两套施工坐标系重叠区域投影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隧道洞外精密控制测量为例,阐述了同一工程项目中两套施工坐标系的建立及其重叠区域控制网内相同边角在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117.
1 故障现象 2006年10月,现场反映济南局管内京沪线CTCS-2级区段高家营等四线制电码化车站,在电化工程开通后,安装通用式机车信号的机车进入正线股道,有误收到来自邻线"串码"干扰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8.
文中介绍了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的原理和作用,从试验条件、试验场地、车辆准备和试验仪器方面对比了美标和欧标有关ESC标准的异同,详细阐述了标准中有关ESC评价的正弦停滞测试方法和ESC性能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9.
采用伴随优化算法对某中型客车进行造型风阻的优化设计,快速识别影响气动阻力的关键造型特征,并提出有效的优化方案,使整车造型风阻降低20.2%.  相似文献   
120.
建立深海载人平台空调舱室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和Matlab仿真程序,分析典型航行工况下舱室隔热层厚度、空调设计风量及开启时长、舱内平均风速和舱内蓄热体蓄热能力4方面因素对舱内温度的影响,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通过调整隔热层的厚度可将定深作业阶段的舱内温度稳定在人员舒适范围,避免空调长时间运行;合理选择空调设计风量和下潜阶段的开启时长,既可以起到节能降噪的作用,又可以保证温度不超出允许范围;舱内平均风速的变化对舱内温度影响不大;增加舱内蓄热体总热容和传热面积可以减小舱内温度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