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9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26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很多读者都看到,海峡和河口、三角洲和内河干流、浅水急流和水库风景区等地方,近三十年来出现愈来愈多的高速客运班船和旅游客船,它们的特点是小型(世界上规定450人以下)和高速(一般航速较我国的大客船高一倍,自25节至35  相似文献   
32.
33.
为确定国产船用纤维增强塑料层板强度指标,以编制我国第一部纤维增强塑料船建造规范,我们对其抗拉,抗弯、抗冲击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为使试验结果和确定的强度指标能充分反映我国玻璃纤维,不饱和聚酯树脂等原材料的现有水平、各主要玻璃钢船生产厂的工艺水平和环境条件等特点,我们在试验材料的选取、试验单位的地域分布和环境条件的控制等方面都予以相应的考虑。本文共列图22幅,其试验数据可参见文献。  相似文献   
34.
湛江海湾大桥主墩防撞设施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江河湖海上的现代大跨度桥梁逐渐增多,航行的船舶数量、吨位快速增长,船舶撞击桥梁的事件也相应增多,对桥梁安全使用构成很大威胁,因此,研究防御性船撞桥设施显得非常必要。该文主要介绍湛江海湾大桥主桥的防撞设施即柔性吸能防撞装置,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35.
船舶撞击桥梁的撞击力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船舶撞击桥梁过程包含巨大能量交换,是一个毫秒到秒量级的短时程动态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冲击动力学问题。现有各种规范中的计算公式都是经验公式,都是基于刚体或弹性体整体碰撞的简单理论,用于解析动态力学过程是不合适的。该文通过冲击动力学理论,应用LS-DYNA3D通用程序对船撞力进行数值计算得出分析结果,与公路规范公式进行比较,提出一个修正系数作为公路规范公式的补充,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36.
陈国虞  张澄 《广东造船》2009,(6):68-70,64
我国钢产量连续几年居世界首位,人均钢产量接近世界的一倍,大量使用钢梁、钢塔和钢桩是桥梁设计必然趋势。在设计钢箱梁中,对上下面板(外板)的加强,存在着开敞式肋骨和封闭式肋骨两种形式,本文指出:开敞式肋骨有工艺优点,易于焊透;提高疲劳抗力;不用进一步加工,直接从市场购入;等几方面优点。建议设计者多选用。本文对2007年邓文中先生所写热轧封闭式肋骨的“一个新构思”作了可行性讨论,文中探讨性地设计了两种轧制方法,结果认为:在轧机上,用热轧法生产很难实现。可看作一个轧钢专业人员的响应。  相似文献   
37.
现在,解决工程力学问题的方法有三种:理论推演、数值计算和实验。由于实验的成本高,通常仅用于发展理论和验证数值计算的方法、程序时才使用。本文参照2003年作者提出的船撞桥墩模拟试验的4项目的,学习和总结自1959年以来,进行的16项(中、外各8项)船撞桥墩试验,(其中有平头的驳船,也有尖头的一般货船;有实船试验,还有原理性试验)。评述了这些试验的背景对象、试验项目和试验结果。通过这些研究,可以设计出我们这项筹备经年、耗资百万的试验预期可以达到4项目的:宏观地显示撞后船头被拨开;船的速度(向量)改变;在防撞装置前后力的降低,以及撞击过程的能量转换。本试验将有助于验证各类理论、公式和程序方法,有助于发展既保护桥又保护船和环境的防撞装置。  相似文献   
38.
船用铝-钢过渡接头截面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我匿研制出铝.钢过渡接头.1990年用于船舶结构设计、施工并获得成功。经过近10年来的推广应用.有多家船厂批量地建造了几型小艇.总数达百余艘。本文以热传导理论为基础.对铝.钢过渡接头进行截面优化设计.推荐铝-钢过渡接头铝层厚度约为8mm.重量约为2kg/ra.较进口铝一钢过渡接头重量节省50%以上,本文同时给出铝合金上层建筑围壁与钢船体连接采用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39.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 0 0 2 199)中有船撞桥墩的力的计算公式 ,该公式用“撞后镶住不动 ,动能全部耗尽”的状态 ,计算出最大正撞力 ;并考虑了船的质量、速度、相撞时的角度、能量耗散以及船和桥墩两者的刚性。若相撞时两者之间有防撞装置时 ,可将防撞装置与前两者同样对待 ,以防撞装置弹塑性曲线的割线斜率作为平均弹塑性系数C3 ,推导出有防撞装置时的船撞力公式 ;并反对对本公式作过分的简化  相似文献   
40.
桥梁防撞设施通常分为两大类:主动防撞(不接触)设施和被动防撞(结构防撞)设施。主动防撞设施有:桥梁水域的船舶通航服务系统(VTS)、单桥手机式警报系统(杭州内河)、航标、航标灯、雾天黄灯(广州珠江西桥)、报警声号(配备激光测距仪)、闪灯对中指示(仿飞机降落)、红白斜纹标志(JT 376)等,指船未撞上去前的防撞设施。被动防撞设施指的是船撞上去后减少损失所采取的措施,有防撞护舷、拦阻索系统、柔性耗能防撞装置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