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77篇
综合类   51篇
水路运输   23篇
铁路运输   68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薄壁桥墩防撞浮箱的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薄壁桥墩钢防撞浮箱的设计要点,并基于ANSYS/LS-DYNA软件,演示了1艘500 t级驳船与浮箱碰撞的数值仿真计算过程,分析了撞击力、能量转换的规律和特点,并与不设浮箱时的船桥碰撞结果作对比,以评价浮箱的防护性能,从而为同类桥梁的维护提供技术和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222.
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最主要的内生要素,从新经济增长理论进行分析,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进行了再认识,论述了轨道交通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在联系,从新角度阐述了轨道交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机理。  相似文献   
223.
为了尽量减小轨道检测数据中夹杂的粗大噪声干扰对轨道检测结果的影响,利用小波算法对轨道检测数据滤波处理是一种可行方法。分析了dbl,db2,db3和db4小波基对轨道检测数据中高频突变脉冲信号的敏感性,选用较为敏感的db1小波基对轨道检测数据进行小波分解。通过3σ准则识别出粗大误差点并加以剔除,对轨道检测数据的高频和低频部分进行小波重构,从而达到较好的轨道检测数据去噪滤波效果。分别采用均方误差值、信噪比和平滑度指标对几种小波的去噪滤波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进一步验证了db1小波能在轨道检测数据的处理中达到较好的去噪滤波效果。实例表明,论文提出的方法对能够敏感地识别轨道检测数据中的噪声信号,有效地剔除检测数据中的粗大误差,达到较为理想的轨道检测数据滤波效果。  相似文献   
224.
陈峰 《隧道建设》2015,35(4):335-341
为避免车站和区间盾构隧道施工在"时空"方面的矛盾,充分发挥盾构的使用效率,同时减少车站施工中管线迁改、拆迁、征占地、交通倒改等工作,可采用盾构法与浅埋暗挖法结合修建地铁车站。以北京地铁4号线暗挖车站建设为背景,采用FLAC 3D软件对采用盾构法与浅埋暗挖法结合修建地铁车站的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施工过程中管片结构及周围环境均处于安全状态,工程风险可控。  相似文献   
225.
北京市地铁建设资源开发的法律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开发地铁建设资源可以为地铁建设筹集资金,并实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避免重复建设。然而地铁建设资源开发却遇到了重重法律障碍。通过分析我国现行地铁建设资源开发配套法律体系存在的不足,建议在地铁地上空间资源方面需对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交通用地和经营性土地联合开发、"轨道 土地"运营模式等方面完善法律支持条件。在地下土地空间资源方面,明确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地下空间有偿使用和有限使用的制度;使用权出让引入三维界定方法;明确地下空间开发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维持管理法规等。在土地增值方面需完善土地出让金制度、土地税收制度和设立专项费用制度等。  相似文献   
226.
低等级公路改建工程一般投资额有限,做好改扩建路线设计是控制投资的关键。本文探讨了常用的几种路线设计方法,并提出了推荐意见。  相似文献   
227.
列车占用、出清线路设备的时间受外部因素影响后会发生晚点现象.国内外普遍采用调整运行方案或运行曲线,即宏观或微观方法处理列车晚点问题.本文对列车晚点问题的研究现状做了详细分析,然后使用区间锁闭时间模型预测晚点增加与传播的范围,设计了一种实时抗干扰的列车节能-晚点恢复模型,使用微观方法避让受干扰区段,同时降低列车牵引能耗并缓解晚点现象.通过广铁集团CTC实时车次信息与相应区间参数制作的晚点场景,模型降低能耗与处理晚点的能力得到了验证.模拟计算表明:可降速的子区间越多,列车可避让的晚点时长越长;晚点较大时,则应使用更多数据或转化为宏观问题来解决.  相似文献   
228.
构建了考虑乘客异质性的客流分配方法和基于信息熵的均衡度模型。选取北京城市轨道交通2009年、2012年、2015年、2018年等跨度10年的AFC(自动售检票)系统数据,经过客流分配得到全网早高峰时刻断面客流量;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将其可视化,并结合城市发展和城市轨道交通新线开通情况,分析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近10年的线网客流演变。分析显示:高峰小时进出站客流量、断面客流量均在2009—2012年迅速增长,在2015年略有下降,而在2015—2018年又恢复增长;最大客流量出现的位置基本稳定,仅个别位置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29.
为破解目前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法主观随意性较大,形成的方案与城市发展和延伸方向不符,以及交通供给与需求难以在时空上很好匹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城市空间结构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生成方法。首先,采用反距离修正的Infomap算法划分城市组团;其次,对线网数据进行前置数据处理,缩小模型的计算范围并推算得到线网密度、客流强度和线网规模3项关键参数;然后,构建线网生成模型,按照“组团间线网生成—组团内线网生成—线网整合与优化”的技术路线生成线网。依托某市实际数据构建算例,验证该线网生成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该市的实际线网,前述方法得到的线网在布局上的延伸性更优,覆盖面积率提升68%,线网吸引范围内的公交站点数量更多,增加了639个,线网的全局可达性更高;增加的组团划分步骤,能够显著提升线网覆盖的中心城区面积率,生成线网的辐射力度和带动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230.
为研究水深、进气压、进气量和干/湿区连通面积等参数与气爆产生机制之间的响应关系,首先,构建了1∶50水力模型试验系统,观测气爆喷射过程并分析竖井内压强变化规律;其次,通过气爆定义建立了竖井最大喷射高度预测模型及产生气爆临界条件;最后,对比分析了多种变量对竖井底部不同折板冲击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气爆过程中折板型竖井内压强剧烈波动,一方面是由于高压气团的释放所导致,另一方面是因高速运动的水气混合物使得竖井内局部气压不平衡所形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的经验公式可有效预测折板型竖井气爆最大喷射高度;结合不同变量与气爆强度之间响应关系提出的临界条件能够准确判断气爆是否发生;产生气爆时竖井底部折板的水冲击荷载除了与进气压、折板淹没状态、测点位置等因素有关以外,还与水气混合物喷射在折板底部时的随机性有关,气爆过程中折板下方最大水冲击荷载大于10倍正常泄流状态下折板表面的水动力荷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