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5篇
综合类   19篇
水路运输   15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气力容器式货票管道输送系统,在集宁站已经使用6年了,在编组站各岗点间的货票传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今年的货票传输改造工程,总结气力容器式货票管道输送系统的特点和效益,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2.
结合板壳元提出将蒙特卡罗法和有限元法相结合计算起重机结构可靠度的方法,以天津某港务局40t门座起重机为例,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定量给出了各随机因素对整体结构可靠性的影响。该方法充分利用了现有软件的二次开发和输出能力,自编程序量小。程序化、规范化的特性有利于扩大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3.
24.
第五北上川桥位于不久前通车的东北新干线 (盛冈—八户间 )盛冈站以北约 13km处 ,主跨为 112 4 0m表 1 桥面混凝土特征值混凝土标准强度N mm 3 0粗骨料最大尺寸mm 15坍落度(投入钢纤维前 )cm 18(投入钢纤维后 )cm 15水灰比 % 46空气量(投入钢纤维前 ) % 3(投入钢纤维后 ) % 6  相似文献   
25.
天津南港污水排海工程对海域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IKE3三维数学模型对深海排放污水的海域进行潮流数值模拟,预测排放的污水中挥发酚、COD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由于采用深水排放,使得各水层出现了污染物含量的差异。深海排污对底层水质影响最大,从底层到表层影响逐渐减小,这说明了采用深海排放有利于控制表层水体污染物含量的增量。  相似文献   
26.
提出基于运输组织模式为导向的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与客流分配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为优化高速线、既有线和城际线的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模型,以区间通过能力及运输组织模式等为约束条件,体现以既有线、高速线和城际线为铁路系统的一体化优化.下层模型为客流分配模型,对多类旅客的选择行为分析的基础上,以旅客出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体现旅客...  相似文献   
27.
如何提高高速公路夜间监控质量是高速公路业主单位关心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长期以来的一个技术瓶颈问题,文章主要阐述了目前解决该技术难题主要采用的红外监控技术,并对被动红外、主动普通红外、主动激光红外等技术进行了分析,就各项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个人观点,供业内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8.
在阐述了高速公路紧急事件管理系统实施效果评价的含义和意义的基础上,分析系统结构特点及影响其实施效果的各因素,构建了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此评价指标繁多且不易量化等特点,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既全面考虑又兼顾重点的系统实施效果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应用集值统计法确定评价指标集,采用三角形隶属度函数,得到实施效果评价矩阵;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多层指标权重。算例中对北京某高速公路紧急事件管理系统实施效果评价的计算结果为77.21,实施效果综合评价结论为"较好",与实际相符,说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对系统实施效果做出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29.
客运专线天窗的开设影响夕发朝至列车的运行组织. 考虑高速列车可利用相邻既有线、城际铁路跨线运行,以综合利用运输通道运输能力满足旅客夜间出行需求,本文分析了客运专线开设全线垂直矩形天窗与夜间行车的相互影响,建立了求解最佳矩形天窗位置问题的数学模型,以天窗影响列车OD数最少为目标,以满足夕发朝至列车合理到发时间带为约束,并提出了求解算法. 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实例,运用计算机编程求解,得出不同位置的天窗影响的列车OD数相差不大的结论,并给出动车组速度等级为350km/h和250km/h、速度系数0.9和0.8四种情况下长度为4小时的相对最佳矩形天窗位置. 对受天窗影响的列车提出了运行调整措施,初步分析了开行夕发朝至列车时动车组适宜采取的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30.
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际测试,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动态调光隧道LED照明控制技术,对动态调光控制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与常规的隧道LED分级调光照明和隧道高压钠灯照明的节能成效及投融资进行了全面对比分析,通过对示范工程隧道LED照明系统进行实证分析,表明隧道LED照明精细化调光控制技术在节约建设投资和日常运营节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该研究成果将为我国高速公路隧道LED照明系统提供一种科学低能耗自适应动态调光控制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