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112篇
综合类   100篇
水路运输   115篇
铁路运输   68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结合施工实际分析了混凝土构件裂缝的成因,针对不同类型裂缝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2.
喷膜防水技术是近年来研究开发的全新概念隧道及地下工程防水技术.结合现场工程试验,探讨各种条件下的喷膜防水施工方法与工艺.  相似文献   
173.
本文介绍船模倾覆试验的结果及其数值模拟。试验表明,在横浪情况下船舶因装载造成的横倾角,会大大增加倾覆的危险性。对这一结论进行的数值模拟与实测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4.
铃木ST90/ST90K型运载(Carry)牌小型货车载质重600kg,配装排量为797ml的水冷四  相似文献   
175.
176.
陈雄 《航海技术》1999,(6):57-58
此文介绍在1400TEU集装箱船的改造中横舱壁移位的技术方案,分析了横舱壁移位对船体结构强度和变形的影响,阐述了为保证施工时不变形采取的技术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77.
为了节能的需要,在现代船舶上采用风帆推进装置的方案又被重新提出。在国外,已成功地发展了机主帆副的船舶(或称风帆助航节能船舶)。据统计,由于利用风帆而得到的节能效果约15%左右,每平方米帆面积平均获得的功率约0.3~0.4马力,我国也已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准备用之于实船。 本文结合有关任务,对圆弧型风帆的流体动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风帆的形式及参数等对空气动力性能的影响。文中给出的资料可供设计风帆时计算推力、横向力及编制风帆自动控制程序之用。  相似文献   
178.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结构在不同频段的隔振效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立三维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结构的、具动力传递特性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针对不同设计参数和激振频率,研究该轨道结构的动力传递特性和隔振效率。计算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方法可详细解剖浮置板相关设计参数对隔振效率的影响,可以为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结构的国产化和动力优化设计等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9.
以北京地铁四惠车辆段上盖大平台及其上的住宅楼为研究对象,根据地质勘察及设计等资料,以地铁列车动荷载时程作为模型输入,建立FLAC二维动力数值分析模型,并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地铁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对车辆段上盖及开发建筑的影响规律:在地铁列车通过时,车辆段上盖开发大平台两层板的水平振动强度第一层比第二层大,而两层板竖直方向振动强度几乎一致;随着与地铁线路距离的增加,各幢楼房的水平振动强度在不同楼层的分布规律并不一致,其中位于地铁线路上方楼房的水平振动强度在底层和顶层都较大、中间层较小;每幢楼各层的竖直方向振动加速度几乎一致;对于各幢楼房而言,振动强度竖直方向较水平方向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0.
针对国内现有挖泥船的巡回检测系统无法满足监测诊断需要的问题,使用虚拟仪器开发工具LabView,结合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开发工具,在巡回检测系统的基础上采用串口通信的方式,开发了一套基于网络的自动化监测诊断系统,分析了系统的结构和主要功能实现,给出了部分模块的开发过程和相应的源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