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141篇
综合类   50篇
水路运输   130篇
铁路运输   102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91.
摩托车发动机连杆铝合金压铸模成形是少无切削先进特种铸造工艺,材料利用率高达95%,可铸造出形状复杂和低粗糙度的薄壁精密铸件.  相似文献   
392.
针对KF60型气动自翻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中梁枕后加强板裂纹现象,从整体结构、局部结构以及使用情况3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增加加强垫板及优化枕后加强板结构。改进后的车辆长时间使用情况良好,验证了该改进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93.
分析国内外铁路重载技术的发展情况和提高货车重载技术的方法,提出适应中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94.
主要介绍重载运输的定义与模式,以及国内外重载铁路运输货车的发展状况,结合国内外重载铁路货车的特点,提出我国重载铁路货车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95.
叙述了铁路货车基础技术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思想,阐述了系统开发目标,系统设计结构,系统功能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96.
详细介绍基于无线宽带双向通信(IEEE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实现车载图像监控、列车火灾报警、紧急开关门、紧急对讲等信息实时传输的深圳地铁列车安防系统,包括地铁列车安防系统的提出、主要创新点、总体架构、系统的接口、实施、研究成果和效益。  相似文献   
397.
城轨运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广州地铁运营事业总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的建立过程,总结在体系建立和运行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并对OHSAS在城轨运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探讨,说明我国城轨运营管理企业应引入OHSAS,以提高运营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398.
针对杭黄铁路富阳至建德段线路富春江南北两岸城市密布且地质、地形条件复杂等特点,为选择线路走向,对可能的方案进行了研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与城市规划协调性分析、工程实施难易程度和风险对比分析以及土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运营安全和旅客舒适度分析等方法进行论证,提出了合理的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399.
重载车辆传动系统摩擦副在接合/分离过程中,摩擦片内齿与内毂外齿为啮合状态,由于动力输出的非平稳性,使得啮合齿部处于非线性高频冲击振动,其振动及冲击损伤特性将影响着传动系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为能正确预估高频冲击损伤对传动系统使用寿命的影响,对摩擦片齿部冲击碰撞应力变化规律和疲劳损伤理论的应用研究,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冲击损伤计算的新算法。采用疲劳累积损伤原理和门槛值计算方法,分析了非线性冲击应力特性,引入了喷丸强化因子,并将代表当前损伤状态和应力状态对疲劳损伤发展影响的无量纲因子引进模型,得到了非线性冲击总损伤的数学模型。对摩擦副齿部进行了瞬态和稳态的应力试验测试,获得了1.5 mm齿侧间隙下10 s时间段的累积损伤值,利用新算法理论计算方法,推导了摩擦片全寿命周期总损伤值,获得了疲劳寿命预估值。经计算,其有效使用寿命周期为25.56 min。为对比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损伤影响状态,对常用的不同齿侧间隙(0.75,1.25 mm)摩擦片齿部疲劳寿命进行了试验测试和总损伤值计算,分别获得了不同间隙条件下的使用寿命预估,其有效使用寿命分别为100.78,25.96 min。该方法能够通过实测应力状态,获得有效时间段累积损伤值,并通过计算,获得总损伤值及全寿命疲劳失效损伤的定量预估。该算法对摩擦片齿部高频冲击疲劳失效损伤的定量评价研究具有可操作的现实指导意义,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冲击碰撞损伤并准确量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