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8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1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31.
钢管骨架无支架缆索吊装法扣索索力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通过对力矩平衡法和有限元零位移法确定扣索索力的优缺点分析,针对落布溪大桥拟定的扣索方案,采用优化后的计算方法确定最优扣索索力,确保本桥拱肋节段安装的线形精度和施工安全.研究结论:采用将扣索和骨架结构作为结构的整体进行非线性迭代计算求解最优扣索索力,通过相应的迭代计算和骨架节段正装和倒拆计算,得出骨架合龙前的优化扣索索力,并给出钢管骨架吊装施工中钢管应力及标高的控制数据.实践表明,采用本方法能够保证钢管骨架具备良好的合龙条件,并且在施工中能够给出准确的标高控制数值,对落布溪大桥的钢管骨架吊装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2.
早春三月,阳光明媚,但是今天信息中心主管赵主任怎么也轻松不起来,一大早就赶到单位会议室,把负责网络的小钱、负责应用的小孙、负责主机的小李、负责广域网线路的小周叫到一起开会,大家加过几天班之后,个个面色疲惫,一片沉默。  相似文献   
33.
王航  韩磊 《公路》2012,(8):267-272
基于环境保护和充分利用围岩自承能力的原则,在隧道洞口区段广泛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介绍了某浅埋三车道隧道下穿既有公路的施工方法及相应的支护措施。工程实践表明,对于下穿既有公路的浅埋大跨度软岩隧道施工,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以超前管棚、小导管注浆、加强掌子面临时支护、控制弱爆破、临时封闭仰拱为主要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保证施工期间公路车辆的通行。  相似文献   
34.
本文从地方经济增长,运量增加,安全运输,对外交往,与市场竞争能力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漯阜线地方铁路改建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改建目标。  相似文献   
35.
36.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原有高速公路出入口系统已不能满足其需求。根据区域发展及路网规划,调整高速公路出入口布局势在必行。以北京市京藏高速(西关环岛一南辛路)段出入口布局调整方案为例,综合考虑高速出入口服务功能、道路沿线工程条件、高速公路影响范围、工程实施经济要求等因素,进行出入口布局方案研究,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7.
为定量分析和评估激光制导武器系统的作战使用效能,依据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WSEIAC)给出的ADC模型,建立了激光制导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分析模型,并研究了烟雾和高重频激光干扰对激光制导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高速公路通过布设毫米波雷达等新型检测设备,实现交通状态的精准感知,并为主动交通管控提供支撑。然而检测设备布设成本高,其布设间距需综合考虑成本约束和交通状态感知成效。为探究路侧毫米波雷达布设间距对交通事故风险评估精度的影响,基于浙江省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实证数据开展研究。构建事故风险评估深度森林模型(deep forest,DF),应用滑动时空窗提取交通运行特征,并通过多层级联随机森林的集成建立交通运行特征与事故风险的关联关系;考虑路侧毫米波雷达感知范围,构建不同雷达布设间距下的交通运行数据集,开展布设间距对事故风险评估模型精度的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DF模型曲线面积值(area under curve,AUC)为0.849,事故样本分类准确率为80.9%,高于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AUC值为0.741,准确率为75.2%)、随机森林模型(AUC值为0.715,准确率为70.8%);雷达布设间距与事故风险评估精度呈反比关系,且密集布设下模型精度提升的边际效应递减,当布设间距由1 500 m缩减至750 m时,事故风险评估模型AUC值呈显著上升趋势,由0.794提升至0.853,布设间距...  相似文献   
39.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降低动车组的噪声是提高乘客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方面。控制噪声的重要手段就是采用隔声材料,玻璃作为动车组必须采用的透明材料,其隔声性能对动车组的整体降噪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在分析国内外轨道车辆噪声来源研究现状基础上,介绍GB/T 39796—2021 《动车组玻璃隔声性能试验方法》的制定背景,深入分析隔声频率、样品尺寸、密封方式选择原则,使得标准使用者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标准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