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水路运输   2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21.
早在公元417年,中国就率先发明,建造并使用了明轮推进的船舶——轮船,比欧洲1543年在巴塞罗那第一次建造并进行实验的实船早1000多年。将单片桨划桨的间歇运动变为轮桨的连续运动,是机械技术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它大大地提高了船舶航速,直到19世纪50年代螺旋桨的发明和使用,才逐渐代替了明轮推进器。以明轮推进的船舶出现和使用长达1400多年。长期以来,人们只能依据少量历史文献,对中国古代轮船外貌作粗浅了解,究竟它的详细结构如何,一直未能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我们查阅了国内外有关轮船资料,分析古代陆用车结构与水车(翻车)结构之间内在联系与区别,依据中国传统的木构技术特点,古人极可能采用的形式,以结构合理,制造简单易行,安装更换方便为复原指导思想,注意了船舶的特殊条件限制和人机功能学及实战特殊要求,对宋代23轮车轮古战船轮桨,舱内等结构进行了复原研究。同时对船舶外观造型,幡帜、彩绘、兵器等进行了复原探讨。  相似文献   
22.
在古代中国曾经是先进的造船与航海大国。舟船文化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代先进的船舶建造技术,在长期的实践和发展中,也必然孕育出造船理论。本文仅以历史文献为依据,进行了一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23.
依据文献和文物资料,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船舶下水方式、方法或原理。  相似文献   
24.
海鹘船是唐代及其以后出现的一种性能优良的中国古代船型,其特点是:“虽风浪涨天无有倾侧”,因而许多专家学者称它为全天候战船,是水师中著名战斗舰之一。本文以古文献、出土文物为研究依据在综合分析基础上对古船的型线、船舶总体造型与布置,船舶设备、帆装与武备的配置进行了探讨与复原设计。  相似文献   
25.
顿贺 《上海造船》2005,(2):47-52
处于中国古代造船技术水平高峰期的郑和下西洋船舶,其尺度、吨位、用途尽不相同,一直受人关注.本文依据文物、文献,就船舶的船型、船体结构、建造工艺等进行探讨,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6.
1956年在山东梁山的宋金河发现一艘明代帆船。经过实船测绘,现就船型、用途、结构和复原问题发表一得之见。  相似文献   
27.
28.
蓬莱古船的结构及建造工艺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通过对1984年出土的蓬莱古船的实测,较为详细地绘制出蓬莱古船的结构图,并对当时该船的建造工艺作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9.
从船舶安全性角度对古代文献进分类整理,并结合出土古船实例加以印证.  相似文献   
30.
中国和日本是近邻,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科学技术、贸易交流的历史。本文仅就明末清初中国与日本之间海上贸易的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