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34篇
公路运输   290篇
综合类   120篇
水路运输   151篇
铁路运输   131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acute cauda equina compression on the iumbosacral spinal cord; To clarify the pathologic change of the motor neuron after acute cauda equina compression. Methods 27 canis familiar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9 groups (3 in each) : one for normal group, one for control group, and seven for compression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and compressed groups was given operation and the sac made of silica gel was placed under the lamina of L5-6. Water was injected into the sac until their posterior legs paralysis in compressed groups, the animals had been compressed for 4, 8, 12, 24, 48, 72, 168 hour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not injected water. Cells apoptosis was investigated with the technology of TdT-mediated biotin dUTP nick end-labeling (TUNEL) staining. The Bcl-2 Bax and Caspase-3 protein was investiga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Results TUNEL staining cells in anterior horn presented after compressed 8-12 hours, and at 72 hours the number of positive cells got to maximum, it decreased subsequently after 168 hours. The protein of Bax, Bcl-2 expressed a little in normal motor neuron. The caspase-3 protein didn't express in normal ceil. They all reached the peak at 72 hours after compression. Conclusion The apoptosis of motor neuron occurred earlier after eauda equina acute compression. Bax protein restrained Bcl-2 protein then active caspase-3 and conduced apoptosis of motor neuron.  相似文献   
112.
为了求解船舶撞击高架拦阻系统后的位移,文章以能量守恒定律为基本原理,即重力锚做功与船舶阻力做功之和近似等于船舶初动能,通过编写迭代计算程序,对船舶撞击高架拦阻系统后的运动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船舶撞击高架拦阻系统后位移的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间的误差在正负30%以内;船舶正碰撞拦阻系统跨中位置时,位移最大,且位移随着拦阻系统跨度的增大而增大。该理论计算方法及相关结论可以为高架拦阻系统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3.
拼焊车门内板冲压成形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采用不等厚拼焊板的车门内板在冲压成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接着对缺陷区域进行主应变测量和安全成形裕度预测.结果表明,车门内板出现破裂和起皱的主要原因是拉延筋阻力不足和厚、薄两侧板料的流动阻力不均.最后提出采取局部调整拉延筋阻力和压边力等措施来改善车门内板冲压成形性.  相似文献   
114.
交通运输业是碳减排的重要行业,关于交通碳排放核算方法、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的研究一直是交通碳排放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从交通碳排放量核算方法、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辨识、交通碳排放作用机理分析三个方面来进行综述。在交通碳排放量核算方法部分按照直接获取“、自上而下”法“、自下而上”法、机动车排放模型四种方法进行分类。在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辨识部分从IPAT模型、Kaya恒等式、直接选取三点进行综述,并对近年学者们选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在交通碳排放作用机理分析部分综述了脱钩模型、因素分解法、计量经济学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而对用不同方法分析的交通碳排放作用机理进行了总结,其中Tapio脱钩模型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最后,探讨了交通碳排放核算方法、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指出本领域的研究难点主要集中于交通碳排放核算方法的优化及统一、影响因素选取体系的形成上。  相似文献   
115.
党军鹏 《机电设备》2021,38(3):80-84
作为稳性调节的主系统压载系统,其自动调载的能力和快速响应对过驳装卸过程中坞的状态和稳性保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自平衡过驳坞的操作需求和压载系统特点,为过驳坞设计出相匹配的压载系统。这将为未来的大型工程船/平台进行自动装载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6.
随着纯电动汽车技术的持续改进,集成设计逐渐成为发展方向。从结构方面论述纯电动汽车新能源系统的集成设计,包括整车配电盒、车载充电机、直流转换器、电池分线盒、电池管理系统、动力电池的六合一集成设计;交流充电座与直流充电座的二合一集成设计;压缩机高压线束与PTC高压线束的集成设计。与分布式方案对比,可充分利用整车空间、缩短线束长度、减少零部件数量,进而实现降低质量和成本。  相似文献   
117.
某车辆在路试8 200 km出现了消声器支架断裂的问题,文章从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的角度通过科学的振动测试分析,确定了消声器支架断裂的原因,提出了改善车辆振动的具体整改方案。经整改优化验证,车辆消声器支架加速度幅值降低了60%,同时通过了20000km的道路耐久性试验,证明了整改方案的经济性和实用性。文章的分析及改进方法可为车辆消声器设计的同类振动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18.
早期国内许多城市往往会利用闲置土地或垃圾填埋场进行污泥应急填埋,以暂时解决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的去向问题。由于土地资源紧缺和环境政策的日益严格,不满足环保要求的高龄污泥填埋场的再开挖和填埋场地腾出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暂存市政污泥再处理临时设施设计、施工与常规市政污泥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使用周期短、体量大、污泥性质复杂、污泥液处理难等方面。项目建设既要满足高周转利用、泥性适应广的要求,又要实现泥、水、气同步处理达标。污泥采用了“稀释+绞吸+除渣+污泥调理+低温真空脱水干化”异位处理工艺,脱水滤液采用了“预处理+生物池/AO/MBR/NF/RO”处理工艺,在某大型暂存市政污泥再处理工程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和实践,对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9.
并行设计系统一直应用于工业设计系统。通过对并行系统的分析,利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开发全新的产品协同开发模式。从网络化的特点出发,给出了网络化协同设计的体系结构,研究了仪器集成开发的网络化协同设计方案。最后讨论了ARIZ算法对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0.
Kalman算法在纯电动汽车SOC估算中的应用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纯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工作状态和输出特性,分析了模型参数的变化对Kalman算法估算精度的影响.指出了纯电动汽车应用Kalman滤波算法估算SOC应考虑的因素,并结合电池模型参数的变化提出了Kal-man方程修正方案.最后通过电池的城市工况模拟试验,验证了分析的正确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